“一月之內,必克此城!”
接連大勝,背後有兵,拿下鬆浦合戰的鎮信士氣非凡,在伊萬裡城南麵以極快速度掃開成片林地,削木為柵布下本陣。眺望三裡開外伊萬裡城抽出佩刀高聲大叫著鼓舞己方足輕士氣。
隨軍更多的倭寇也是如此,看見鬆浦鎮信抽刀大喊,也是聒噪大作,雖然這種士氣旺盛對被眾倭寇奉為首領的李旦來說很迷,實在看不懂他們在瘋狂什麼。
振奮完足輕士氣,鬆浦鎮信一副牛氣衝天的模樣率幾名武士大搖大擺地回到本陣,正招呼人奉上清酒,忽聽小姓耳語幾句臉色大變,謹慎地對坐與一旁的李旦問道:“李首領,二位李將軍怎麼帶兵上船了?”
李旦原本想將計劃對鬆浦鎮信和盤托出,不過此時看鎮信急切而心中沒底的模樣,他又不想說了,輕笑一聲抬起二指向伊萬裡城指去,調侃道:“騎兵攻城,馬跑的上去麼?那木頭城得爬!”
李旦在戰前端著望遠鏡仔細看過伊萬裡城,隆俊雄麾下蓮鬥此次隨他出戰,告訴他這種城池形式屬平城,顧名思義是平地起城,雖無山地之險要,占地更大,如果不是這是一座支城形式的城砦,這座城池遠能更加雄偉。
信長建安土城前,日本諸多城砦多為木壘土城,對石構城池並不普遍,同樣也沒有高大的天守,這個時代類似的天守的是望樓發展而來的高櫓,還未發展為天守。
整個日本也沒有大名睡在天守,大家都睡在禦殿裡,突發情況才進天守閣避難,隻有織田信長在天守閣睡覺,日常起居。
雖然伊萬裡城稱不上什麼雄城,但在李旦看來卻很牢固,外圍有引水灌溉以泥地為主的濕地,二丸外三層侍町兩道木牆,足夠拖延進攻的速度,給守軍帶來足夠時間。
可問題出在,這座城它靠海。
“敵軍在城裡能將我等本陣看清,大軍調度必為敵所知,這會堅定其守城的決心!”
這場仗對鬆浦鎮信而言是一場必勝的宿命之戰,多少年了他們從未攻陷過伊萬裡城,這一次有大軍相助,鬆浦鎮信勢在必得,此時李氏二將撤兵無異於擾亂軍心之舉,他能忍耐著不發火就已經很難得了。
“我剛才聽說,閣下要圍城一月,還是鼓舞士氣的說法?”李旦撇撇嘴,抬起一根手指,道:“這個時候已經該送信了,讓城中守將半個時辰出城獻投,一個時辰後閣下就該準備最後強攻了。”
“強攻?”
李旦的戰術與鬆浦鎮信稱不上相悖,完全是無稽之談,就算不拿人命當命,他們的兵勢也未強大的可以直接強攻上千守軍的堅城。
就在此時,遠方海岸響起一聲轟隆,傳至本陣時聲音並不大卻令人心神震動,鬆浦隆信詫異問道:“這是?”
“陳將軍的試射,兩位李將軍都準備啟程去下一座城池,鎮信兄,真的該準備總攻了。”
就在李旦話音一落,排山倒海般的炮火嘯音從海岸傳過來,接連不斷好似奔雷,大量轟擊仿佛讓天地整座伊萬裡城都跟著顫抖。
鬆浦鎮信沒有答話,目光怔怔地看向北方。
瞳孔裡,映出堅城分崩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