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勇猛稱名的宿將起身,眉尖刀自有家丁持著侍立身後,鄧子龍扶著船欄回首環顧並駕齊驅的艦隊,抬手張指:“擊鼓。”
咚!
一通重鼓,像敲擊在軍兵心頭,令人打起精神緊攥兵刃,鐵甲艦旌旗如林,隨後鼓聲不絕,各船艦長環顧海上卻並未發現敵情,紛紛持望遠鏡向遠方尋覓,終於找到陰影中漸漸顯出的島嶼輪廓。
他們此行目的所在,關島。
三艘千料六甲艦,五艘五百料鯊船將鐵甲艦夾在中間以線陣乘風破浪,左右數艘小鯊船往來馳走,自戰鼓響起,陣後兩艘糧福船就地落帆不再前進。
隨鐵甲艦上傳出幾聲號角,船板還掛著泥土、灌木的小鯊船脫離船隊,曾習舜率從關島離開的逃卒與本部七十餘人擁擠地乘小鯊船向關島南部航去,他們要繞島搜尋林滿爵的蹤跡。
龐大艦隊行至關島西麵港口二十裡,即被港口西班牙駐軍發現,不過航行數裡的時間,港口集結十餘艘大船、武裝商船,直迎明軍先鋒官鄧子龍駛來。
“撞船居前!”
鄧子龍下令,鐵甲艦尾端鼓樓重擊三聲,提醒麾下船艦觀旗,接著大旗招展,兩艘帶爆炸撞角的百料小鯊船速航至隊前,船上不著甲衣的水手們向天跪拜,隨後各執短兵,操櫓待陣。
其後艦隊偏航,九艘大艦以左舷麵朝敵船,擺出陣仗。
西班牙十幾艘船隊向鄧子龍展開隊形,大明南洋遠征先鋒將端著望遠鏡勾起嘴角。
三艘不亞赤海的大帆船居前,船上水兵人影綽綽,帆繩甲板密密麻麻;其後六艘武裝商船簇擁著一艘大艦,最後一列則同樣是三艘大小不一的船艦。
十二艘大戰船,在兩倍小船小艇簇擁下以無畏無懼的姿態向他們衝來,巨大的帆形兜滿風被吹得鼓脹,高大桅杆與船型看起來就像一座座海上城堡向他們逼近,懾人心魄。
這很可能是鄧子龍有生以來麵臨最危險的戰鬥,不論船艦數量、大小,他都不能占據絲毫優勢。
兩軍相距十餘裡,隨軍出戰的遠征小總兵石岐攀上鐵甲艦,抬起望遠鏡向東望去,對鄧子龍道:“將軍,敵軍勢大,我等宜暫避鋒芒,與中軍聯合,一舉擊潰敵軍主力。”
鄧子龍微張著嘴,兩隻眼睛直勾勾地盯著遠來敵船,忽而眨眨眼,抬手對石岐問道:“是宜暫避鋒芒,那石總兵知道應當如何擊敗他們麼?”
聽見這句,石岐知道自己算白說話了,拱拱手道:“將士用命,不求近擊僅以遠戰,先破其三艘大艦,分船隊為二,合擊一船,則敵軍可敗。”
其實還是以眾擊寡的策略,無非是全局兵弱而局部兵多,集火一一擊沉敵船。
“說的正是如此,將士建功立業在今朝,宜以大勝壯我軍威,何來見宵小跳梁退避之理。”
鄧子龍彆過頭來,“送他們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