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劉綎(2 / 2)

開海 奪鹿侯 5177 字 8個月前

將門子弟就沒有不爭強好勝的,李如鬆那脾氣其實並非特例,像他們白手起家的老子對文官大多是多有顧慮,這幫子弟牛起來權當文官是個屁,能讓他們服氣的隻有更厲害的將門老前輩。

顯然,陳沐隻能算個偽前輩,說起來劉綎當指揮使的時候,陳沐還在清遠當小旗呢。

軍府中堂二層幕僚室內寬闊圖卷被拉開,陳沐憑印象拉開瞟了一眼結果發現是新弄到的印度海陸輿圖,趕緊讓親兵卷上去,如今地圖多了他的印象都不好使了。

仔細分辨繩尾鐵片銘文,這才準確地把中南半島圖卷拉開,手持竹鞭指著東北部雲南道:“劉帥在信中意圖不明,陳某猜測是想以雲南都司發兵,自騰衝衛向西南,鎮木邦、孟養,牽製緬甸宣慰司莽氏大部兵力。”

接著他指向中南半島西南的印度洋出海口,道:“如果此戰需要陳某,又是海陸齊進,南洋軍府自然是以海船攻緬甸腹背,攻占莽氏根基,劉帥可是這個意思?”

小劉綎眼睛在幕僚司裡巡回一圈,在文士裝扮雙目迷茫神遊天外的徐渭臉上定格片刻,拱手毫無誠意地奉承道:“陳帥高明,家父正是此意。”

“我知道,朝廷素來將緬甸稱作宣慰司,八百等地亦是如此,無視其地早已不受朝廷控製數十年的現實,朝廷對三宣六慰的情報有多少?實際還不如葡夷多,他們在緬甸莽氏麾下、暹羅等國皆有雇傭兵,對他們的兵力、兵器,劉將軍了解多少?”

劉綎呆怔地眨眨眼,張口並不確定,道:“乾死就完了,了解這些作甚?”

“二十年前,莽應龍整合緬甸之地,其勢大盛,向東滅阿瓦、奪蘭那、裂孟密,向北招誘隴川、乾崖、南甸諸多土官,其根基之地,有民眾三百萬。”

“十一年前,攻陷暹羅都城,扶傀儡王之戰,發兵號稱九十萬,其實是吹牛,但其窮兵黷武近十丁抽一,陳某幕僚估計,其兵在十五萬上下,其中半數,是劉帥自騰衝一路侵攻途中會遭遇的兵力。”

“這些年緬甸戰事不息,可以想象其中多精悍老卒,但能預料的敵人並不可怕,劉帥有馳騁絕倫之稱,為我大明最優秀之將帥,可以戰勝一切敵人。”

“但那些早已被莽應龍策反的土司呢?他們會在劉帥腹背,就像陳某在莽應龍腹背一樣,糧道斷絕,大軍當如何?如劉帥退回騰衝,兩軍無法聯係,陳某率軍深入敵境又當如何?”

陳沐對劉綎遙遙食指,“乾死就完是對的,但將帥發兵之前應當先思慮乾不死該怎麼辦。”

“軍械上,其國多精鐵少乏鐵,故非精兵者無甲,但葡人與其深入聯係,莽氏能自造胸甲、鳥銃,與我大明文化相通,又可鑄炮,雖其參戰皆為小炮,依然不可忽視。”

“莽氏所恃,大量步卒、少量銃兵組成步兵,能撐在小火炮快速在戰場機動的龐大戰象,還有雇傭的葡夷火槍手兵團,這個不多。”

陳沐張開兩手在胸前比作圓圈,道:“我們要麵對的並非區區緬甸宣慰司,是一個兵力龐大,落後與先進並存的國家。”

“之所以陳某說此次作戰沒有意義,在於……劉將軍,你知道這個國家是如何出現的麼?”

陳沐說到這時麵容耐人尋味,他抬手指向雲南,道:“嘉靖五年,木邦等三宣慰司齊攻緬甸,其向朝廷求援,朝廷派永昌知府一人去往勸說,三宣慰司不聽,吞其土而治,後照常進貢,朝廷遂不管。”

“如果那時候出兵,六慰都不會丟。”

“木邦土官罕拔向朝廷報請襲職,雲南官吏那這個勒索未遂,不給發承襲紙狀,罕拔生氣就發兵堵了道路,沒道路大明的鹽就運不進去,他們沒鹽,帶兵攻過來的莽應龍反倒不打仗了,派兵給他送鹽,順勢收了木邦。雲南百姓說這是官府愛惜一張紙,打失地方兩千裡。”

陳沐攤開兩手,無力地笑了:“讓陳某的兵去打仗,容易;攻入緬甸,儘管其兵有銃有炮還有象,無妨,陳某自會打敗他們;以劉帥之驍勇,即使莽氏有精兵悍將十五萬。”

“隻要我等不怕死傷,什麼敵人都可覆滅——可滅了之後呢?”

“官府不把人家百姓當人算了,連人家土司也不當成個人,明明已經把文化教給人家,教人家恩德、仁義禮智信。自己卻把人家當牲口,不講恩德,那求什麼得什麼,人家能還給你的也隻有征伐。”

“徒耗人力財力,人命與白銀當水潑出去,設流官山高皇帝遠;設土官仁義不施攻守之勢易。”

“從馬六甲到雞籠、從廣東到蘇祿,戰船正在集結、旗軍枕銃待戰,三月之內捷報連傳、三月之後戰事慘烈都準備好,隻需要劉帥給我一個理由。”

陳沐放下竹鞭,攤開兩手道:“我為什麼要讓旗軍死在這種戰事中?”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