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還是東南,這些加工好的成品也能最快速度販出,因為江南才是大明財富的彙聚之地。
這是能獲利十倍數十倍的東西,還有那些犀角象牙。
陳沐算了算,隻要他願意付出五萬兩白銀的代價與幾年時間,這些高拱今年給東洋軍府送來的東西,其價值恐怕在二百萬至三百萬兩白銀之間。
就這單單一小兩大三艘福船。
看樣子南洋是發財了,不然也不會舍得把這些東西送到天津來。
“難不成,是西洋的殷養實已經走到我陳某人前頭,在西洋收獲頗豐?廣西旗軍也並非不堪用啊!”
陳沐磨痧著下頜短須沉吟著,突然聽見徐渭猛地拍手道:“大帥,在下應當知道為何今年南洋運送貨物數量有異了,南洋當是在去年發了筆橫財,不過這財今年才落到南洋手上。”
陳沐聽著來了興趣,問道:“什麼橫財?”
“在下也是猜測,不過多少與此事有關,去年林阿鳳率船隊軍民數千駛離唐民島,於馬六甲以西多行抄掠之事,在下以為高新鄭興許是效法陳帥,將林鳳所獲賊贓購來?”
徐渭說著又自己搖了搖頭,道:“不……如珠寶、象牙之屬,多產馬六甲以東,若是如此,這批貨物開始應當就在高新鄭手中,去歲將之賣出,夷商於馬六甲購入,又逢林鳳船隊搶奪,再販回給南洋,若是如此,這批貨送到北洋也就說得通了。”
“怎麼個說得通法?”
陳沐並不覺得這個猜測說得通,高拱完全可以再把這些東西賣一遍,再讓林鳳搶一遍,竭澤而漁,多有意思?
彆人不知道,高拱不會不知道,隨大明於西洋設立軍府,一定會進一步擠壓葡萄牙在那片海域的生存空間,雙方交惡是早晚的事,不必那麼吝惜友誼,更不必過多考慮長遠。
這是大明,百姓思念老婆孩子熱炕頭、國中富裕自給自足、政策隨一屆首輔上任朝令夕改、隻有天知道什麼時候又會禁海的大明!
思慮什麼長遠?
一票、一票、又一票,專找大的橫財乾下去才是硬道理,搶一兩銀子都是賺的。
搶空了再琢磨長遠也不遲,反正論經營、治政能力,農業、水利科技,大明能甩開彆人北京到南京的距離。
“西洋還有殷公,想必南洋大臣也不好再拿這批貨出手,要麼自己販入國中,到時說不好還會被西洋大臣奏上一本;要麼,就隻能送到北洋了。
“好像是說得通了,不過彆管這貨是怎麼來的,到我手裡就彆想再出去了,誰要都不會給的,這是我東洋三年軍費。”陳沐說著站起身來,轉頭道:“勞煩先生跑一趟,自北洋調千騎看護這批貨完好無損地運入軍府,我去見從西班牙回還的使者。”
“萬事俱備隻差戰船,厲兵秣馬,陳某終於能去墨西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