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沐說:“這很公平。”
他並未像邵廷達想象中那樣氣急敗壞,甚至樂見其成地對白馬酋長提供一切便利,當場同白馬聯盟的八位首領簽訂了一份協議。
協議準許白馬聯盟八個部落從深山中走出遷入阿港,在道君廟北方建立村莊,成為此地百姓。
在這一基礎上,陳沐向白馬聯盟提供二百萬可可豆的貨款,其中有百萬借款與購換安達盧西亞母馬的差價款項,供其向北方各部落貿易,同時雙方也做出約定,白馬聯盟需在六個月內將必需品外的貨物賣至阿港。
所取得利潤將用於購置包括五百杆火繩鳥銃在內的千戶所軍需及明軍教官的訓練費用,白馬聯盟在六個月後將改編為常勝左千戶所。
協議中阿港首次更名為常勝縣、常勝港、常勝鎮、常勝衛四個行政區劃。
陳沐一直打算給阿卡普爾科更名,正如西班牙人無視印第安人對地方的稱謂而起自己的名字一樣,他認為自己也沒必要跟隨西班牙人的腳步讓這裡繼續沿襲名稱。
這是一個極好的契機,隨著白馬聯盟從深山中遷出,常勝之地的百姓已至兩萬四千有餘,如果算上南方的山野部落,人口將膨脹至四萬。
即使在明朝,人口接近萬戶,也是不小的縣城了。
對於白馬的奇思妙想帶來倒賣生意,陳沐並沒有眼紅,他設計的經濟環境出現漏洞,彆人找到漏洞是彆人的本事,要怪隻能怪他自己格局小,沒有往常勝以外的地方著眼。
不過此時此刻,這也不是那麼地重要,這是一錘子買賣的活計。
限於可可樹的生長環境,使用可可豆作為貨幣的地方隻有原阿茲特克領地的中部地帶,在常勝縣的推行下,很快可可豆就會退出這個範圍的貨幣體係,到時候倒賣自然也就無法牟利。
他更在意的是白馬聯盟,見識過明軍戰力的他們幾乎不需要規勸便同意落戶港口成為百姓,人口大規模湧入常勝縣自然是好事,但隨之而來的治安壓力、物價變動、生存壓力才是他更需要擔心的。
比起白馬聯盟八名首領的長途跋涉,狀元橋的鄭屠就輕鬆多了,那邊不興靖海服這類用於工作的耐磨服裝,連同鄭屠一道趕來的二十三名部落酋長與他們的護衛穿著一水兒的明軍製式鎧甲,天氣再炎熱也不脫。
用明朝人的話來說,狀元橋的鄭屠是飛黃騰達了。
在過去,鄭屠隻是一個小部落的酋長,隸屬於被邵廷達起名為‘內子陪兒子’、麻貴稱之為‘伊族人’的大部落聯盟。
這個部落聯盟起源於西班牙人自墨西哥向北開拓的征服戰爭,一個個不願意臣服西班牙人的部落向北逃難,使伊族人變得強大,成為阻擋西班牙人北上的印第安血肉長城。
組織鬆散的伊族聯盟在長久的戰爭中占據了狀元橋南北千裡、東西近三千裡的龐大土地,其中的所有部落隻有一個目的,生存。
鄭屠隻是數百個村落中並不出奇的一個,但他的時運來了,這時運就是麻貴與邵廷達。
在與麻貴的交往中,使他成為明軍的一員,而在迷航的邵廷達為原住民奪回狀元橋的戰事中,失去領地與部落的鄭屠不但收複失地,還在伊族西部聯軍中取得極高的聲望,成為伊族西部百餘部落的戰爭領袖。
當麻貴在狀元橋南麵設立金城縣,伊族西部聯盟便成為金城縣的屬民,在外部環境上金城要比常勝縣好得多,上百個大小部落多達十四萬八千有奇的百姓在陳沐同貝爾納爾的交戰中由金城知縣吳中行登記黃冊,分派土地。
吳中行最後還是選擇陳沐提過一嘴的金城來命名自己的縣城,因為登記黃冊的過程中他們就發現了金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