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官僚係統太過成熟,各部門相互注重製衡,讓皇帝不論想做什麼都無法直接貫徹——受阻的不單單是皇帝,這也並非是所謂文管集團對皇權的對抗,實際上在這套規矩下,所有人都會受到牽製。
武臣如此、文臣如此,皇帝,自然也是如此。
縱然小皇帝有再強烈的雄心壯誌,也隻能從些細微末節去試探。
但從小看數據長大的萬曆至今最大的優點不是彆的,他對數據特彆敏感,不會因前進太難而不做,他會慢慢往前走。
駱思恭從兵部回還,才剛走到太和門,遠遠就瞧見一團紫色翹首以望,不用說,宮內像這麼大個兒的身影除了皇帝本人,沒人能走出如此大搖大擺的感覺。
離近了,小萬曆今天穿的是一身常服,長袍主紫色,肩扛日月前胸後背及上臂各有盤龍,這件衣服也被稱作四團龍袍。
“兵部怎麼說?”
駱思恭的身型不算魁梧,但比萬曆高些,小皇帝忍不住心頭急切脫口而出,連忙左右看看對其招手道:“走走走,去朕的軍事室。”
說罷便大搖大擺地朝北走去。
駱思恭在其後跟隨,看著皇帝的行走儀態,抿著嘴一聲不吭。
紫禁城就這點兒好,和宮外不一樣,在這兒就算揚著臉看雲走路都不會撞到什麼,寬敞!
瞧瞧這在紫禁城裡長大的小孩兒,就是跟隆慶爺不一樣!
什麼?嘉靖爺?道君皇帝出門還要走路?那不得飛?
好不容易看著皇帝走進軍事室,駱思恭還來不及欣賞著審美詭異的乾清宮耳房,便見小皇帝轉頭緊張兮兮道:“把門關好,你們兩個出去守著,隔牆有耳!”
說真的,駱思恭看皇帝這種極強的保密意識,差一點就要忍不住出言提醒了:隔壁可是寢宮,這要是都隔牆有耳,皇帝你夜裡不害怕麼?
一張公文拍在造型奇異的船桌上,小皇帝指著公文對駱思恭道:“來,你給朕算算,這些軍械,夠不夠一千戶用,一年全用壞合適不合適?”
駱思恭隻是掃了一眼公文,便覺得頭大如鬥,這……這哪兒跟哪啊!
一千四百四十杆燧發鳥銃、一百一十杆殺將銃、三十三萬八千八百顆鉛子。
十八門二斤鎮朔炮、一千八百顆炮彈、一萬零六百斤火藥。
二百八十八副八聯裝神威機關箭、八百四十顆掌心雷。
還有那多出正常衛軍營兵所需雙倍的兵甲、戰馬、馬車。
“陛下,這就是算上備用,都已經夠兩個千戶裝備了,而且火器極多,最少能用三年,至多補補彈藥就夠了。”駱思恭拱手肅容道:“再多,肯定是有人貪墨!”
這個回答令小皇帝不太開心,他癟著嘴頓了頓,最後不甘地揮手道:“算啦,你都能看出來,兵部那幫人肯定也能看出來。”
“告訴你你彆告訴彆人,就是你的上官劉守有也不能說,知道嗎。”小萬曆虎著臉道:“朕要的就是四個衛的軍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