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出任太傅(1 / 2)

() 北辰聞言將那卷竹簡接過,打量了一下眼前的少年,雖然是第一次見到對方,但即使嬴政不說自己也可以將其身份猜出來,畢竟扶蘇和他老爹長得實在太像了。隻不過他沒有嬴政的那份桀驁與霸氣。

收回目光,看了一下竹簡上麵所寫的文章,大概十幾息的時間後,又將竹簡放下。

再次看向扶蘇,問道:“公子所寫的應該是一篇治國之論吧?”

後者雖然沒見過北辰,卻也是客客氣氣的回答道:“正是。”

“北辰覺得他的這篇文章寫得如何啊?”嬴政開口問道。

在問出這句話的時候,坐在一旁的北辰明顯感覺到扶蘇的氣息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臉頰也有些微微發紅,眼神之中帶著一些期盼之意的看了過來。這明顯就是緊張之下才會產生的反應。

看著少年的這般模樣,北辰心中一笑,答道:“公子的文采不錯,文章內的治國之法也頗為仁義,若是生於安康盛世,當可稱為一代賢德之君。”

嬴政聽到這番評價隻是輕輕點了點頭,沒有多說什麼,他當然明白前者這些話的弦外之音。生於盛世,確實可以成為令人稱讚的賢明君王,但很可惜,現在是亂世!

亂世當用重典,霸道的鎮壓雖然有可能留下許多漏洞,但比起懷柔之策,在效率上無疑要高上很多,若不能當機立斷,隻會造成更大的損失。

嬴政很了解自己這個兒子,聰慧勤勉,心懷仁義而且素有德行,同時也很重孝道。對於普通人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繼承人,但對於他來說卻還是不夠。

扶蘇身為長子,未來很可能繼承秦國王位,而若是自己真的可以實現心中的那個理想,那麼未來的大秦的局勢將會比現在更加複雜。如果本身沒有不夠霸道與堅韌的話,是撐不起一個如此龐大的國度的,也無法鎮壓天下群雄。

所謂自己未來的接班人可以沒有不行仁道,但卻一定要是一位可以震懾一切的霸者。而現在的扶蘇,所具備的條件還遠遠不夠。

不過嬴政也不是很著急,畢竟自己還很年輕,扶蘇也還小,未來都擁有著大把的時間。他可以儘量的留下一個強大且穩定的國家,扶蘇也可以繼續學習與成長。

不過以如見的情形來看,也該給自己的這個長子找個好老師了,畢竟孩子都是要從小培養的。不過應該讓誰來做這件事情呢?

昌平君是個聰明人而且做事滴水不漏,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能夠很好的完成,果斷而又周密。作為臣子來說他是個很好的選擇,但卻並不是很適合來教授扶蘇。

尉繚也很不錯,兵法謀略無一不精,而且精通縱橫之道,是位大才。不過他的才能更多的是作用在軍事方麵,練兵和教育公子可不能用一樣的方法。

另外在朝中還有幾個隻是淵博的學士,不過這些人雖然有一肚子的學問,但為人卻有些刻板守舊,而且又主修仁德,與君王之路大相徑庭。他都有些懷疑,扶蘇的這個種個性是不是受到了那幾個老家夥的傳染。

想到這裡嬴政輕輕皺了下眉,而當抬眼看到了坐在前方的北辰後卻是神色一動。

隨後又看向了恭恭敬敬站在身旁的自家大兒子,問道:“扶蘇,可還記得你的名字時如何來的?”

後者聞言,拱手回道:“回父王,您說過,是您的一位好友為兒臣取了“扶蘇”二字為名。”

嬴政點了點下頭:“嗯,所言不錯,寡人的這位朋友今日就在眼前,你應當去拜謝一下。”

扶蘇聞言心中已驚,然後朝著尉繚與北辰看了一下,發現坐在自己父王對麵的那個人也投來了目光,立馬便明白了過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