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九章 鐵鷹銳士!(1 / 2)

() 在沉寂了大半年的時間後,秦國再次有了大動作。集結了二十萬的大軍,由王賁統帥,揮師東進,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打響了秦魏之戰。

與此同時,為了保證王賁所率的軍隊不會受到楚國的夾擊。嬴政特意下令了,讓蒙武率領十萬軍隊來到楚國邊境,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好像隨時都會進攻。

雖然明眼人都能夠看出來,秦國這次的目標是魏國,之所以擺出這幅真是不過是想要對楚國進行威懾,避免其摻和道秦魏之戰當中罷了。

但戰場之上局勢瞬息萬變,如果楚國沒把這些擺在家門口的秦軍當回事,分散兵力對魏國進行支援。那麼秦國很有可能會真的以此機會進攻楚國。

虛虛實實,正是用兵之道。

沒有誰會願意為了其它國家而讓自己的國家陷入險境,若是秦國真的改變策略,將矛頭轉向楚地,那麼事情就麻煩了。

所以楚國的決定,就是按兵不動,一邊關注著秦魏之間的戰事,一邊警惕著家門口的十萬大軍……

此時,秦國與魏國之間的交戰已經進入到了白熱化階段。

雙方的兵馬皆已經集結完畢,此刻就彙聚在一片平原之上。數十萬大軍對峙,看樣子是要進行大規模的正麵戰鬥。

按理說,秦國的軍力是要強過魏國的,後者應該縮在城裡,憑借著堅固的城牆進行防守。

但魏國大將軍卻選擇了正麵硬拚。

至於為什麼要這樣,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魏武卒乃是步兵,擅長正麵戰鬥。

第二,秦**隊長途奔襲,連下好幾座城池,雖然看上去很厲害,但消耗也不小。一定會感到疲憊,而且物資補給也不一定跟得上。

而自己這邊的軍隊都是剛剛集結,以逸待勞,是有優勢的。

如果連打都不打就選擇了防守,不僅會打擊士氣,也是給了秦軍修整時間。

而要是趁著現在這個時候進攻,或許會有驚喜。

出了這兩點外,還有最重要的第三個原因。

此次的秦軍雖然來勢洶洶,但卻隻有二十萬人,而且統帥之人並非名震七國的王翦,而是其子王賁。

在他看來,這是秦國太過自信了,輕視對手。

而這一點對於魏國來說自然是一件好事。

綜合以上所屬,魏國大將軍認為這一戰自己這邊還是有勝算的。

如果真的能夠一舉擊潰秦軍,那麼自己必將揚名天下,成為不亞於李牧的名將。

就算是失敗了,最終棋差一招讓秦軍獲得了勝利,那對方也會是慘勝。

損兵折將之下無法再繼續發動如此強勢的進攻,魏國接下來隻要緊守城池,想必也不至於被滅掉。

抱著這樣的心態,他聚集了所有的士兵,與秦軍進行決戰。

不過當兩**隊碰麵之後,他的臉色卻是一變。

因為他看到了秦國的這些士兵,雖然經過了連番戰鬥,但自身狀態卻並沒有明顯的下降。

每個人都緊握著手中的兵器,隊伍整齊劃一,眼神之中迸發出強烈的戰意。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