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發兵攻打楚國,被項燕阻擋,於是王翦決定兵分二路,自己率領著大部分人馬與王翦戰鬥,並調派給了蒙恬五萬騎兵,讓其從另一條路進攻。
原本王翦隻是想要以此來帶給項燕一些壓力,逼迫對方與自己決戰。
但沒想到的是,蒙恬的表現比起自己預計的要好得多。
他不僅完成了自己的期許,更是一路攻城略地,先後拿下了二十多座城池。
緊接著還正麵擊敗了項榮所率領的十幾萬楚軍,消滅了楚國最後的一份力量。
項燕之子項榮,也在鐵鷹銳士的圍攻之下戰死。
在擊敗了項榮之後,原本的五萬騎兵隻剩下不到兩萬了,可謂是損失慘重。
但在這種情況下,蒙恬依然帶著剩下的人直取楚國國都,並一舉將其攻下。
如果在正常的情況下,單憑著他手下的這些疲兵是無法對壽春這樣的重城造成任何威脅的。
但在之前楚王早已經將此處所有的守城將士都交給了項榮,此時這種城中的防守力量幾乎為零。
唯一還剩下的一點力量,就是王宮之中的一些禁衛,但對於這場戰爭來說區區千餘名衛士,無法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在得知項榮戰敗之後,王室眾人與諸多大臣皆是無比悲傷,痛哭流涕。而楚王熊啟卻表現得很冷靜。
他先是安排剩下的一千多名護衛將自己的妻女以及年幼的王族護送出去,離開壽春。
然後遣散了所有的大臣、侍女、奴仆等。
短短的一天時間,整座王宮就變得空蕩蕩的了,隻剩下幾十人不願離去。
而在這些人之中,就有著楚王熊啟。
他坐在宮殿外的台階上,抬頭望著天空,麵無表情,隻有清淚不時的從眼角處滑落。
兩日之後,蒙恬率領著麾下鐵騎攻入了王宮之中,原本輝煌的宮殿都已經人去樓空。
熊啟在背叛秦國的那一天就已經想到了可能會有這樣的結局,但他仍然不願意被秦軍抓住,於是就選擇了死亡,以此來保最後一絲顏麵。
蒙恬下令將其屍體運往鹹陽,交由秦王發落。然後就讓士兵把王宮之內所有有價值且方便攜帶的東西都給搬空,與此同時還派遣了諸多人手前去尋找一個銅盒。
不過幾天時間過去了,依然沒有找到絲毫的線索。
蒙恬皺著眉頭,在出征之前秦王嬴政交給了自己與王翦一個任務,那就是將楚國王室手中的銅盒找出來。
然而在將王宮給翻了一遍之後,卻連個銅盒的影子都沒看到。
“莫非被人拿走了?”
蒙恬心中想到。
可惜楚王熊啟已經死了,不然倒是可以從對方的口中問清楚這件事。
不過來到楚王宮之中卻也並不是毫無收獲,除了大量的財寶之外,他還找到了一把寶劍。
此劍名為天問,鋒利無比威勢不凡,在劍譜之中排名第一!
蒙恬打算將此名劍獻於嬴政,在他的心中隻有自家大王才有資格擁有這柄王道之劍。
壽春城外,王翦看著城頭上的那麵在風中搖曳著的秦國旗幟,心情頗為複雜。
在得知了蒙恬已經攻破了楚國國都之後,他既真心的為大秦感到高興,又不由的心生感慨。
輕聲自語道“好一個蒙恬,蒙家有後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