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嬴政的決心(1 / 2)

在確定了關於秦紙的營銷方式之後,二者又商量了一下具體的操作。

兩人決定先不將紙張的事情公布出去,現在要做的是聚集工匠,然後再將造紙的方法交給他們,然後儘快擴大生產規模。

等一年之後再讓秦紙出現在世人眼前。

之所以要這樣做,有兩個原因。

首先,是為了保守秘密,畢竟造紙術雖然讓人意外,但難度並不是很高,如果過早流入市麵的話,製作方法恐怕也會傳出去。

所以需要時間做一些準備,免得到時候手忙腳亂。

另外,科舉也打算安排在一年之後,到時候一定會需要大量的紙張,所以現在就需要進行囤積。

而且剛好還可以趁著科舉的機會,給秦紙做一波推廣。

隻要那些考生使用了秦紙進行答題之後,這種新出的書寫工具就會在短時間內傳遍全國。

這種做法一舉兩得,不僅解決了科舉的難題,更為秦紙打響了名聲。

在討論了一番之後,兩人圍繞著科舉與秦紙做出了一套方案。

然後嬴政就下了命令,開始建造作坊,召集工匠,為紙張的製作做準備。

第二天,朝會之上,嬴政直接宣布了要開創科舉製度。

在聽到這個消息後,當即就有著十幾個大臣直接跪了下來,拚死反對。

而嬴政則是什麼都沒說,直接冷著臉散了朝會。

兩天之後,整整十三名官員被下了大獄,罪名是貪汙受賄。

緊接著就開始抄家,果然從那些人的府宅之中搜出了打量的財帛與珠寶等。

這些被罷官抄家的人,正是當時反對科舉的大臣,一個沒多一個沒少。

如今的嬴政集天下至高權力於一身,手下的羅網與影密衛滲透每一個角落。

眾多官員們自然也在他們的監控之中。

也就是說,嬴政的手中有絕大部分官員的把柄,一旦有人不聽話就要被翻舊賬。

滿朝的大臣看上去都是剛正不阿,但又有幾個人沒有一點問題呢?

平日裡,嬴政還需要這些人來打理朝政,所以隻要做的不是很過分,基本上都不會計較。

但前提是你得聽話,若是那些大臣們敢違逆聖意的話,自然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這次的動作,其實也是在敲打其他的官員,對其進行警告。

而大臣們也都不笨,很快就反應了過來,幾天的時間過去,沒有一個人再反對科舉的事情。

沒人再提出意見,嬴政的耳根子也清淨了不少,然後又開了一場朝會,也臣子們商議了一下科舉的具體事宜。

在將所有的問題都敲定了之後,也沒有耽擱,直接下了一道命令給李斯,讓他全權處理此事,無比要保證一年後的科舉順利進行。

在接手此事之後,李斯也是一臉的嚴肅。

雖然還有一年的事件,但這件事的工作量還是很大的。

比如要在各地都修建考場,還要把此事昭告天下,傳遍各個郡縣。

皇帝陛下給他下了死命令,一定要在科舉開始之前讓絕大部分人都知道這件事。

要知道以這個時代的信息傳遞水平,想要完成這樣的目標絕對不容易。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