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這一切也不是自己能夠決定的,如今隻能夠期盼北辰不會上場了。
自己現在能做的就是主動選擇對手,為儒家打下一個良好的開端。
於是乎,張良主動請戰,並且選擇了獨自一人單挑六劍奴。
張良不僅智謀過人,武功也不弱,算是一流之中的佼佼者。
不過想要以一個人的力量戰勝六劍奴,卻是不可能的,數量上的差距太大。
原本眾人都以為這一行沒有任何懸念,但卻沒想到張良硬生生憑借著嘴炮獲得了一個平局。
他之所以選擇六劍奴做對手,有兩個原因。
首先,規則上指明了每局上場的人數不限,也就是說允許群毆。
這對於儒家是很不利的,畢竟在場上的也就他們師兄弟三人比較能打,而對麵卻是一群。
而且六劍奴向來是六位一體,很可能是一同出手。
六人聯手之下就算是超一流高手也撐不過幾個回合,威脅很大,所以想辦法排除掉這個威脅。
按常理來說,自己以一敵六隻能被秒殺,但他卻抓住了規則的漏洞。
以劍論道,不僅僅是比劍,也是掄道。
六劍奴雖是殺人利器,但一向是能動手就不多bb。
自己一人自然不是六劍奴的對手,但若是比口才,對麵六人加在一起也說不過他。
當然這隻是一種理論,判定權畢竟是在扶蘇手中,若扶蘇非要以武定輸贏的話也沒辦法,所以他也是在賭。
賭扶蘇對於此次論劍,以及對六劍奴的態度。
幸運的是,他賭贏了,第一場被判了平局。
而且從這個結果之中他還得到了兩條信息。
第一,扶蘇雖然想要敲打儒家,但卻不想逼得太狠,應該是還以安撫為主。
第二,扶蘇不喜歡嗜殺成性的六劍奴,也就是說他和羅網很可能使存在嫌隙的。
或許可以利用這一點來分化帝國帝國內部內部的力量,使其相互爭鬥。
作為權貴出身的張良心中很清楚,這就和看似並不顯眼的矛盾或許會造成很大的影響,甚至有可能加速帝國的崩裂。
正所謂千裡之堤毀於蟻穴,韓非的這句話,他一直記在心中。
不過對於一直以反秦為目標的自己來說,這是一件好事,也是一條很重要的線索,日後的反秦大業或許可以從這個方向入手。
就在他想著這件事的時候,第二場比試也開始了。
這一場儒家派出的人是二當家顏路,而他的對手則是勝七。
勝七被稱作黑劍士,在江湖上赫赫有名,一身實力無限接近超一流,很難對付。
而顏路在江湖上的名聲卻沒有那麼大,也很少有人知道其究竟有著怎樣的實力。
不過他卻有著一個特殊的名號,那便是平局聖手。
他沒有贏過,但也沒有輸過,即便是在麵對伏念之時也可保持不敗。
看到顏路出場,北辰也來了一些興趣,他和對方的關係很不錯,少年之時也曾共患難。
不過在他強大的感知力下,卻發現顏路的修為有些古怪……:,,,,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