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0 火力太猛,主相招架不住!(2 / 2)

楚氏贅婿 百裡璽 7790 字 10個月前

“孔大人,獨考儒科,就意味著,為了選出這最出色的一百名官員,犧牲掉金陵萬名考生,犧牲掉大楚十萬名讀書人,犧牲掉我大楚的千秋基業!

而考全科,才能百業興盛。九成九的讀書人縱然當不上官,也懂三教九流各行之術。”

楚天秀一擺手,痛心疾首,拱手朝皇帝道:“陛下,您要隻想選官,科舉考試,獨考儒家的確可以。儒生乾彆的都不行,但是當官還是挺在行的。

但是,您要這大楚興盛,錢糧盈倉,諸如‘造紙、火藥’等物不斷湧現,天下遍地是各色英才,俯身皆是,想用什麼便用什麼。

那這科舉大考,定然要考全科。”

皇帝項燕然望著小昏侯,陷入了深思。

他將“歲舉”改為“科舉”的目的,的確是為了選官,輔佐他治理天下。

儒家學派宣揚“尊君愛民”,當然最符合這一點。

但是剩餘九成九的讀書人,選不上官,這也的確是巨大的浪費啊!

整個大楚皇朝,所有讀書識字的人才,全都在這裡麵了。不用好他們,簡直就是暴殄天物。

讀書人,是極難培養的。

往往一個縣城,一個富戶一個小地主,也就供養起兩三個子弟讀書,長達一二十年之久,才能成材。

這些讀書人,本應是大楚最出色的人才。

整個大楚皇朝七千萬人口,也才區區數十萬的讀書人而已。

長子繼承家業,餘子皆外出謀生。

他們要是隻讀儒書,隻懂一些治國的大道理平常生活根本用不上,以至於靠一些蠅營狗苟的生計來維生。

如今大楚,內有諸侯內憂,外有匈奴外患。

正是要天下讀書人,儘忠,儘力之時。

科舉考試考全科,才能發揮眾讀書人之力。

他這個皇帝,已經更信小昏侯的說法。

但是,他也不想以君威,直接駁回主相孔寒友。最好是孔寒友,主動認輸才行。

“小昏侯此言頗有道理,你們繼續爭辯吧。朕聽著呢!”

皇帝淡淡道。

“臣就不說那些落選之人。臣隻說,在座的三公九卿高官!”

楚天秀哪會給孔寒友翻盤的機會,立刻高聲道:“楊褚大人,您執掌大農令,管天下錢糧財政,學的是什麼?”

宮門殿上,坐在皇帝一側的大農令楊褚,一愣,緩緩道:“本令所學博雜道家、黃老莊學、農家、楊朱學、算術等等皆有之,獨不學儒。”

“太仆王曉大人,您這太仆令是做什麼?”

楚天秀又道。

太仆王曉,淡淡道:“本令,掌管馬政、畜牧,為皇上養數十萬匹戰馬!養馬,這倒也無需學儒術。”

“太尉李榮大人學的是兵家,掌天下兵馬,自然不用多提。在座的九卿高官,大半皆是黃老莊學,其它學說,有幾個是主學儒家?

可見,儒學遠遠並沒有孔大人想象中那麼重要。科舉大考,獨考儒學,意義何在?!”

楚天秀冷冷一笑,說道。

他心裡還是很得意的。

這番話隻能在立國不久,儒家尚未稱霸的大楚皇朝,說一說。

如果他再晚穿越來個數十、上百年,被儒家成功完成獨尊了,他是絕不敢說這番話的。

那時候遍地都是儒官,把其它學說視為“奇淫巧計”,罵這些儒官獨尊儒術,那是找死!

皇宮外。

孔寒友滿臉臊紅。

這就很尷尬了。

誰讓,他是唯一站出來,支持儒家獨尊的大儒。

九卿高官裡麵,還有郎中令崔浩然、少府蕭恭望,他們兩位也是當世大儒。可是,身為金陵十大門閥家主,他們都有家族利益,斷然不會站出來,全力支持儒家。

連老丞相謝胡雍,禦史大夫王肅,世代相傳的書香門第,學黃老莊學,但也學儒術。可是,他們不承認自己主學儒家啊!

小昏侯說三公九卿高官裡麵,沒有幾個儒家,那也是有道理的。

孔寒友陷入沉默。

他看出了眾儒生們心中的慚愧和不安。

更看出了,宮門殿上,皇帝項燕然語氣,似乎已然心動。

孔寒友良久,才黯然歎道:“小昏侯,你所言深有道理。科舉大考,以儒為主兼考全科,如何?

如此,天下讀書人皆懂‘尊君愛民’的道理,但也博采眾家,不至於對其它一竅不通。”

這是他身為儒派領袖,最後的底線。

這個底線,是可以接受的。

因為有不少儒生,其實也在學道、法等學,並且嘗試著將眾科,融合為一體。

他的弟子董賢良已經嘗試了十餘年之久。

如果不能守住這條底線,他愧對孔門和儒家學派。守住這條底線,儒家以後才有機會翻盤。

小昏侯拒絕。

皇帝不允。

那他這主相,隻有掛冠而去,歸隱鄉野,當個鄉野大儒教書去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