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墾荒地增加二成,糧稅增產一成、錢稅增加半成。
尤其是鼓勵鄉紳辦學,民間私塾的數量足足增加近一倍,全縣入學的蒙童多達三百名之多。
董縣令顯然是對文教極為重視,做的非常出彩。”
太常盧梓拿著秣陵縣上報的政績清單,大為讚賞道。
“嗯,蕪湖縣晁方正縣令治下,變化也是如此明顯。半年,耕地增加兩成,糧食增產一成,稅錢增加高達二成,好啊,丞相大人是名師出高徒!”
“兩位縣令的政績如此出色,足以列入千名縣令,前十之列了。”
丞相府的眾大小官員們都是讚不絕口。
上任才半年,耕地高達兩成的增幅,那是相當大的政績了。很多縣令乾了四年,也沒能乾出這份政績來。
為何兩位縣令如此出色?
他們這些大官們,心裡都有數。
兩位縣令自身的才能,自然是非比尋常,已亥年歲舉殿試前四名的牛人。
他們的實力當郡太守都綽綽有餘,乾縣令那自然是輕輕鬆鬆的事情。
但自身實力,並不是這份政績出色的原因。
真正的原因,是他們的恩師——當朝主相孔寒友大人的身份,這個後台更是雄厚的不像話。
當地的鄉紳、地主、大戶們誰敢不給麵子!?
紛紛巴結,主動出錢、出人力,大力開荒,捐錢鋪橋鋪路,給兩位縣令做出政績來。
換成彆的縣令,不先給鄉紳、地主們足夠的好處,誰會鳥他們?縣令說話也未必好使。
甚至郡守大人都給他們相當大的資源傾斜,幾萬兩銀子的賑災款,最先調撥到兩縣,讓他們避免了旱情的糧食損失。
有當朝丞相大人為後台,有丹陽郡守謝安然的幫襯,有當地鄉紳地主們竭力討好,傾斜了如此大的資源。
區區兩縣之地,想要做出出色的政績來,太容易了。
董賢良、晁方正,這兩位縣令,肯定能在全國郡縣大考,進入千名縣令的前十名,晉升郡太守,也是順利成章的事情。
光是他們兩人,便能占兩個新郡守的名額。
其他的上千名縣令,當然是各憑本事,各找關係,各顯神通,衝擊政績,去搶剩下八個晉升郡守的名額。
這個競爭,當然是無比的激烈和殘酷。
十名縣令裡麵,隻有一人能晉升郡太守。
絕大部分縣令都毫無希望做到百裡挑一,隻能以縣令身份,終老官途。
...
“報!”
一名小吏匆匆進入丞相府,遞上奏函,“丹陽縣令小昏侯楚天秀,派人送來丹陽縣政績清單!”
“哦,拿來看看!”
大農令楊褚道。
政績清單,最先審核的,是人口、耕地、錢稅、糧稅,這幾項。
都歸他這大農令來審核。
那小吏連忙將政績清單遞交上去。
楊褚取過清單,飛快的掃了一眼丹陽縣令小昏侯楚天秀上報的政績清單,各個項目。
他懵了一下,臉色驚變。
懷疑自己的眼睛是不是瞎了。
仔細在看,依然是如此,沒有絲毫錯。
楊褚的手有點抖。
這....簡直亮瞎他的眼啊!
小昏侯,不會是嫌棄丹陽縣的數據太難看,故意在後麵多加了一個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