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秀之前沒把馬鐙拿出來,是有太多顧慮。
當然了,現在大楚皇朝和匈奴即將進行一場生死大決戰,徹底解決近百年來的恩怨。
也是該大規模給大楚邊境的三十萬騎兵軍隊,裝備三十萬副馬鐙。然後,再讓他們穿上鋼甲,升級為重甲兵。
匈奴就算立刻學會了馬鐙,一時半會也來不及造出四五十萬副馬鐙。
而鋼甲這樣的重工產品,技術含量極高,就更彆提了。匈奴連鐵器都還煉不好,都是皮甲為主。
等他們花費大量時間造出來了馬鐙。
估計這場北征匈奴的戰爭早就結束了。
至於以後。
百年之內,馬鐙遲早會出現,遲早會被遊牧民族學會,他藏著掖著也沒多大用處。
而且,在大楚皇朝的鋼鐵和火藥大規模流行之後,遊牧民族將會慢慢退出曆史的舞台,再也無法興風作浪。
如果丹陽城的鋼鐵生產大革命一切順利,二百年之後,恐怕是鐵甲戰艦,橫行的大洋時代。
馬鐙什麼的,不值一提。騎兵退出曆史,也沒有五胡、金國、遼國什麼事了。
...
打匈奴,必須是火藥輕騎兵為主。
否則,兩條腿跑斷了,也追不上匈奴輕騎兵。
當然,步戰車部隊也很有用。
步戰車行軍稍微慢一些,但既可以運送糧草、拉小鋼炮、炮彈、刀槍裝備和火藥等輜重。
甚至,給戰車裝上槍,還能作為臨時防禦陣地,阻擋匈奴輕騎兵的衝擊。
再加上鋼甲重騎,連戰馬都披上鋼甲,可以衝破一切輕騎兵的阻撓。
楚天秀準備帶上兩萬火藥槍輕騎、兩萬步戰車、一萬鋼甲重騎,這三支部隊,北征匈奴。
這樣五萬人軍隊的規模不大,糧草供應也不用太多,對大楚的財政和國力,基本上不會帶來太多的負擔。
...
軍武學院的一千名學員們,很快組成了一個個“團隊”。
他們是同學,彼此熟悉。
誰有本事,誰能當頭,誰脾氣和性格如何,大家都知道,不存在什麼磨合期。
有威武的,自然被推選為各個團隊的首領和頭目。
他們在校場上,分為“匈奴輕騎兵”和“大楚三軍”,彼此模擬軍事演習了一番。
相互攻防!
打的頗為像模像樣。
隻需要給他們每人五十名精銳士兵,就能迅速直接升級為一支五萬兵馬規模的軍隊了。
“很好!”
“你們按照現在的團隊編製,成為代將軍、代校尉、代都尉。在戰場上立了戰功,就轉正,受到朝廷封賞。”
“現在進行三軍檢閱!”
楚天秀看完一場軍事演習,對他們的表現頗為滿意,在大校場上,對一千學員們進行檢閱。
檢閱三軍,當然要騎馬。
楚天秀這個“驃騎將軍”,至今還不會騎馬。
之前和吳王項弼大軍作戰的時候,他都是和祖兒共乘一騎,由祖兒來駕馭戰馬。攬著祖兒的腰,生怕摔下去。
吳王的騎兵區區兩萬而已又很弱,都是步兵為主。
他這個將軍,也不上陣打仗,這樣做也不用太擔心。
此次北征,要去草原打匈奴,草原無比遼闊,匈奴清一色的數十萬輕騎兵,他當然不可能不學騎馬。
不說上陣打仗,至少趕路,要騎馬跑得快些。兩人同騎,當然沒有一人單騎跑得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