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製作(2 / 2)

古代基建係統 指尖的墨 4405 字 11個月前

她和弟弟兩個人一起行動,成功地在天黑前,完成了這件事情。接下來,隻需要等待幾個月,就可以了。

但是挖石灰石和石膏,卻並不容易。她們花了大約半個月,才挖到了足夠多的石灰石和石膏。

接下來就是研磨這幾種材料了。

在研磨材料之前,還有一件很麻煩的事情,需要她去完成,那就是管道。

按理說,管道應該用塑料管道,埋在地下也不容易壞。可是,這個東西短時間是沒有希望做出來的,所以隻能用其他東西替代。

她首先想到的,就是竹子。畢竟竹子是中空的,而且也容易獲得,重點是便宜。可仔細一想,竹子確實便宜,但是太容易破損了,不切實際。

隨後,她就想到了用青銅鑄成管道。這件事並不困難,但是卻有一個問題:那些製作青銅器的人,願不願意做?

不管怎麼樣,她也要去試試看。

兩天後,又到了去報道的時間。他們先去官府報道,緊接著去看了父親,然後才去尋找製作青銅器的工匠。

周宛芸在城裡逛了一圈,也沒有看到製作青銅器的店鋪,覺得有些奇怪。於是,她來到李大勇的鐵匠鋪。

“周小姐和周公子來啦,這次你們打算買點什麼?”李大勇熱情地問。

“我不買東西。”周宛芸說道。

李大勇依舊笑容不減,隻是表情有些疑惑,問:“你們有什麼事問我嗎?”

“確實,”周宛芸有些不好意思,不買人家的東西,卻經常來麻煩人家,“我想找製作青銅器的師傅,但是在城裡轉了一圈,都沒有找到。”

“用青銅器乾什麼?用鐵器多好啊,比青銅器更堅硬。”

“鐵器太貴了,”周宛芸如實地說,“你知道哪裡有製作青銅器的工匠嗎?你告訴我在哪裡,我自己去找。”

李大勇突然哈哈一笑。

周宛芸有些疑惑,不明白對方在笑什麼。

“我就是啊。”李大勇說。

“你不是做鐵器的嗎?”周宛芸迷惑了,直截了當地問。

李大勇回答:“在做鐵器之前,我就是做青銅器的,現在也做青銅器。”

“那你的店裡怎麼都沒看到青銅器呀?”周宛芸依舊有些不明白。

“大家都知道啊,而且鐵器擺在外麵,更容易吸引到顧客啊。”李大勇說。

周宛芸沒想到答案如此簡單,一時間也不知道該說什麼。李大勇接著又問:“對了,你要買青銅器嗎?”

“我想做一段管子。”周宛芸說。

李大勇的臉上出現了迷惑的表情:“你要這種東西乾什麼呀?用來喝水?好像也沒什麼用處呀。”

對於這個猜測,周宛芸有些哭笑不得,連忙說:“當然不是用來喝水,我有其他用處,你能不能做?”

“能倒是能,但是……”李大勇麵露難色,似乎有什麼為難的地方。

周宛芸立刻就問:“但是什麼?”

“我為了你專門做一套模具,那收費肯定就要比一般青銅器更高,而且很不劃算。”李大勇解釋道。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