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圓夢者(2 / 2)

重生光影年代 大秦兵 4263 字 11個月前

可丁嘉洛看著可不太像這方麵的天才,而且曹禺十幾歲就開始了舞台表演,有相當的積累,她卻基本一清二白,憑借的僅僅是理想和興趣。

對於這些疑問,蘇長青有自己的看法。

由於體製問題,九十年代的國內電影業還沒有成熟的商業片概念,影片主要還是幾個電影廠根據上麵的布置拍攝,服務於宣傳任務。

而同時期好萊塢和香港影業已經商業化成熟,尤其是香港發展出一套獨特的製作模式,每年影片產量驚人,占據了亞洲大半市場,其動作片模式甚至影響了全世界。

在這個模式中編劇是非常靈活的,邊拍邊改是常態,據說王家衛經常開機時劇本還沒眉目,靠著靈感一點點攢。

丁嘉洛沒經驗沒關係,蘇長青可以指導,她寫出來之後可以不停地改,實在不行還可以找個頂級槍手大修。

像這樣能意識到的專業問題,沒有解決不了的。

但丁嘉洛和西門雄玩票的意思太明顯了,他們需要一部自己的電影,目前還看不出在意市場反應。

丁嘉洛搬到工作室寫作,西門雄已經將自己打造成藝術家模樣,兩人既不關心拍攝投入,也不擔心未來的票房收入,完全是自得其樂。

對於蘇長青而言這是一次賣藝行為,對丁嘉洛和西門雄而言是自我價值實現,大家各取所需,電影拍出來了就是成功,至於錢不錢的無所謂。

如此一來換成熟的編劇或者弄個靠譜的劇本挽救電影就偏離初衷了,無疑將得罪丁嘉洛,如果她對西門雄說咱們走不玩了,誰敢保證他不會跟著走?

到時候電影沒了,倒也不用考慮是否回本了,前期肯定虧了。

有句話說得很好,有錢人的生活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枯燥,換成他們兩個就是莫名其妙且…莫名其妙。

這時胡笳繼續說道:“其實你出門以後嘉洛和西門都給我打過電話,雖然沒明說,可話裡話外意思很明確,如果我再拒絕你的邀請,那以後朋友也沒得作了。”

蘇長青有些驚訝:“他們打過電話?我可是來請你的,彆搞成綁架你。”

繼西門櫻之後,胡笳也發出了靈魂拷問:“我很佩服你的才華,可目前國內市場很小很不成熟,這部戲怎麼收回成本?”

四年前的《紅高粱》票房四千萬,五年後的《甲方乙方》票房三千萬,雖然不是一個類型的片子,但可以大致作為市場規模的參考值。

這兩部片子都是大腕拍的,投資都不超過五百萬。

其實九二年是個尤其尷尬的年份,之前影片都由中影統一收購發行,《公主的決斷》這種片子鐵定虧本,但是九三年伊始電影市場就會放開,資本可以大展拳腳了,這是蘇長青冒險一博的政策基礎,也算是重生先知先覺的福利。

然而無論政策怎麼放開,市場還是原來的那個。

蘇長青明白這將是一場商業賭博,隻能寄希望導演功力和技巧彌補市場的先天不足,以九三年的分成機製,票房能到兩千萬就可以保本。

這個電影立項以來,他將四維工作室定位為受雇於兩個超級票友的圓夢工作室,沒太認真考慮過市場,現在西門雄漸漸成了朋友,好像再不認真想想這事就不夠仗義了。

胡笳一直看著他:“現在一張電影幾毛錢、一塊錢,怎麼賺回這一千萬?”

還沒等蘇長青回答,她又追問了一句:“還是你一直隻當自己是個受雇於人的導演,拍完戲拉倒,賺不賺錢不太關心?”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