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攢個新劇本(2 / 2)

重生光影年代 大秦兵 4271 字 11個月前

“道理說起來簡單,時裝業創品牌可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事,需要一個合適的大環境,涉及到方方麵麵,比如經濟繁榮、文化自信等等,不然隻能在低端自娛自樂,咱們現在亂七八糟牌子還不夠多麼?”

的確很多,市場上一大片梅蘭竹菊。

蘇長青繼續話題:“我也知道時尚一直被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定義,市場也長期壟斷著,連美國這樣的新錢想弄個奢華牌子都很難,可咱們也不能啥也不乾就這樣安心代工吧?”

“勢利眼,勢利眼懂吧?”馬安娜端起她的大奶瓶喝了兩口水也有些意難平:“在老歐洲眼裡美國人就是個文盲暴發戶,憑什麼裝得像個貴族?咱們更慘,連暴發戶都不是。”

“聽你的意思即便哪天咱們有錢了也搞不成大牌子?”

“時尚是文化,你得有文化話語權,你看咱們穿的用的都是人家歐洲人發明設計的,哪天等他們用上咱們的東西再考慮吧,我是看不見了,或許永遠沒那一天。”

蘇長青苦笑起來:“咱們現在也不用考慮得那麼遠,搞個差不多的牌子總行吧,全國知名那種。”

“那就去和運動員合作搞運動服好了,咱們就能搞這個,美國和小鬼子搞年輕人的牌子,針對中產富裕階層的,可我們的年輕人現在沒錢,咱們也沒有中產階級,你勸勸你的企業家朋友吧,老老實實賺錢彆想沒用的,我是不會和他們合作的。”

這一番聊天下來,蘇長青也算基本了解了當年的困境,總之這個時代國內時裝就是心比天高命比紙薄,踏足這個行業的都是勇者,不過絕大多數屠龍不成反被龍吃了。

至於現今國內的幾個名模其實與國內時裝業沒多大關係,比如瞿穎是獲了一個美國的模特獎才紅起來的,之後主要也是在影視圈發展,而國內各種所謂模特大賽不過是變相選美,十年之後才慢慢改觀。

蘇長青也和陳錦聊了,她雖然年輕卻在基層掙紮多年,應該有比馬安娜更直接的感受。

“我最大的感受是做的事難以被人理解,大家認為我是個裁縫,即便是馬姐也把我當土裁縫,我的古裝改良在她看來就是異想天開。”

蘇長青和她交底:“我接下去準備弄個關於時裝的戲,到時候可能倚重你的設計,但不是你原來那些設計。”

“從現在開始你的思路要完全改變,改良古裝的路子目前走不通,在這多學多看,多補充時裝理論知識,這個和音樂繪畫一樣靠天賦,我相信你行。”

他乾脆指明道路:“你得開始嘗試著設計時裝,可以融入你拿手的國風元素,但目前也彆融入太多,有自己的風格就行。”

陳錦很聽勸:“上次蘇導就說過類似的話,我最近也一直在摸索,等有了成熟的設計稿就給您過目。”

了解了時裝業大概背景,蘇長青想了兩天就把故事的方向基本確定了,接下去半個月基本足不出戶,都在攢劇本。

期間西門雄打電話約吃飯,他拒絕了。

劉倍約吃飯,也拒絕了。

胡笳打電話:“你寫劇本沒空弄飯吧?”

蘇長青沒敢搭茬。

繼續打廣告,革命尚未成功,本書還在推薦中,收藏數量以及推薦票多寡將決定下周是否繼續推薦,請大家幫幫忙,收藏推薦票助力,有能力的就打賞一二,也能提升本書熱度排名,真不是為了錢,之後我會將免費期延長答謝諸位,謝謝!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