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合適的人辦合適的事(2 / 2)

重生光影年代 大秦兵 5459 字 11個月前

沒必要凡事親力親為,得懂得用合適的人辦合適的事。

胡笳換了話題:“聽說你這兩個月都在忙著京歌上市,好像還在搞影像連鎖機構,目前做得如何?”

蘇長青這兩個月的確忙於布局京歌,現在正是大學生畢業季,親自遴選了幾十個經營管理方麵的年輕學子,組建了四維京歌公司,其中大部分人已奔赴各地。

既然叫京歌最好帶點京味,陳錦選定了三家胡同服裝廠同時開工,雖然需要大量繡工,成品也出得很快。

蘇長青六七月份的考察立竿見影,跟隨電影上映的腳步北上廣深廈門杭州的專賣店也同步上馬,其中深圳專賣店已經開業了,銷售情況不錯。

另外蘇長青還聯合攝影師李奧又搞了個四維攝像機構,提供婚紗婚禮攝影攝像、個人寫真等服務,與京歌同步全國連鎖,並且互為照應。

比如訂購全套婚紗婚禮拍攝服務就贈送京歌婚禮服飾,或者買了京歌服裝就免費贈送攝影寫真。

現在大家習慣於把寫真或者婚紗照懸掛與家中,沒有網絡的時代,這是除了電視外最好的病毒式宣傳。

四維攝像機構全國連鎖,一套拍攝服務可以配合結婚旅行分階段在全國各地完成,特彆新穎深受歡迎。

其實這經營模式完全是二十多年後的理念,蘇長青記得其廣告就是一群大傻子在那亂喊:“傻逼婚紗去哪拍……”,讓許多人不勝其煩,生不如死。

蘇長青隻借鑒了經營模式,當時電視報紙還沒有太強商業意識,有的報社連廣告部都還沒有,報道過程中幫忙做了大量免費宣傳。

胡笳對蘇長青如此大手筆的布局有些驚訝:“做這些需要大量資金,你哪來這麼多錢?”

“我將獲得的兩個國際大獎變現了,上杠杆做了些項目貸款,各地銀行還是買賬的,如果發展順利年底每個省都能連鎖。”

這幾年大乾快上量化寬鬆,貸款比較容易。

不過蘇長青玩的是刀尖跳舞,成功了精彩無比,滑倒了就成人肉串。

他隻有半年時間周轉,不過目前來看一切順利,京歌口碑很好,攝像機構一旦完成投入運營成本不高,其特有經營模式和名人背書是其他攝影機構無法競爭的。

胡笳停下了腳步:“你負債經營,這麼做是有風險的。”

蘇長青點點頭:“的確有風險。”

胡笳很認真:“我認識的一些明星對目前的影視行業不太看好,前幾年一窩蜂開飯店,後來又一窩蜂開美容院,這兩年又開始搞歌廳夜總會,其實隔行如隔山,大部分虧得一塌糊塗。”

蘇長青當然明白這樣做有風險,但他需要抓緊時間猥瑣發育,熬過資本困境,拍電影是誰投資誰受益,總不能一直拿那點導演傭金。

這段時間他也在籌備新劇,投資人和編劇一夥夥找上來,資源似乎不太發愁,不過一直沒有合適的劇本,編劇這塊即便三十年後也是弱項。

經過一年洗禮,蘇長青已經放下矜持能接受抄襲搬運,然而卻發現沒那麼容易,他把問題想得太簡單了。

比如他一直對黛米摩爾的《桃色交易》印象深刻,劇情細節相當震撼,甚至影響了他的婚戀觀,抄過來必能大獲成功。

可他隻記得故事梗概,簡單來說就是一對恩愛的年輕人遭遇財務危機,這時遇到百萬富翁勾搭女孩,於是開始了一段三角戀,最終真愛戰勝金錢誘惑。

這樣的劇情是不是很眼熟?

這就像退伍老兵回到家鄉,和家人享受天倫之樂,然而之前的長官找上門來,有個緊急任務必須得他立刻出山。

說起這個開頭,是不是可以想起無數部電影?

一部經典電影是由合適的演員導演通力合作、幾百上千個設計獨特的鏡頭、上千句精心構思的台詞、精致的光影、細致入微的音效有機組合起來的,即便將一部電影看了很多遍也不太可能憑記憶還原。

如果拍一個同樣故事的電影,那麼就和上麵提到的情況一樣,其實同樣故事框架的電影已經多如牛毛。

怪不得文抄公重生都有係統,不然連首歌都沒法抄明白,沒有係統加持的抄襲其實等於二次創作。

更氣人的是就在蘇長青努力回憶出許多《桃色交易》的經典台詞和鏡頭處理,打算串成劇本時,正牌《桃色交易》在美國上映了。

這倒黴催的,他記錯了時間,還以為這是九四年才上映的劇,白忙了大半個月。

聊天時間過得快,兩人一直保持著距離,誤會解除了,關係卻無法回到三個月前了。

大半小時過去了,路過一個電話亭時胡笳撥了個電話。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