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是一起設計,其實蘇長青承擔了絕大部分工作,隻有儘可能還原才能少走彎路,這方麵杜可可幫不上忙。
所以收天演一大筆錢也是有道理的,沒有他就沒有這部電影,那麼大家誰都賺不到一分錢,預先拿一部分票房不算過分。
除了分鏡計劃,他也規劃好了其他方麵的工作,比如幾個主要的場景都描摹出了草圖,再請陳錦畫出水彩稿。
甚至主題曲《IBelieve》和主題音樂旋律他都默寫的,不過配樂編曲得請專業人士。
國慶節期間,文化部搞了一個晚會,也邀請了蘇長青,他沒去。
在拿出真正轟動性的作品之前他不想再出現在媒體上,不斷消費一部獲獎作品其實挺沒意思,《模特隊》幾乎成了他的標簽。
自從選中了穆沐,天演方麵女主的選拔工作基本就停了,大家相信蘇長青的選擇,似乎默認了不太可能找到更合適的。
杜可可調查了穆沐的背景,浙江嘉興人,出身普通家庭,小時候家人曾想送她去學越劇,接待老師說她可能會長成大個子,不適合舞台表演,建議去學舞蹈,母親喜歡芭蕾就送去了舞蹈學校。
這一點她挺運氣,遇到的老師顯然比劉倍的更專業更負責,劉倍戲校畢業時和穆沐一樣都一米七出頭,結果不得不辭職改行。
杜可可也調查了她的情史,從中學至今一片空白,北舞的校規很嚴,學生不準談戀愛,抓住就處分。
這恐怕主要是防校外的登徒子,其實許多跳舞的男生並不喜歡女孩。
蘇長青始終認為舞蹈學院裡喜歡女孩子的男生非常悲催,不能和女生談戀愛,還整天得和一群喜歡男人的男人吃睡在一起,簡直是深入虎穴。
既然各方麵滿意,杜可可也接觸了舞蹈學院方麵,談妥了借用事宜。
穆沐還是大三學生,按照當時的慣例合作合同不是與她簽,而是與學校,酬勞也是給學校,然後學校再給她發一些外出勞務補助。
李連傑拍《少林寺》《少林小子》期間簽的就是這種合同,一天能拿一塊錢。
十年過去了情況當然好了許多,一天一百元補助總會有的,與蘇長青去年拍MV時付給模特的錢差不多。
不過天演卻是付給學院一大筆錢,這也是許多明星後來不太在乎感謝學校培養之恩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早就真金白銀感謝過了。
這個並不奇葩,目前相似規定還是有的,不過劇組往往私下裡與演員再簽一份片酬合同,也算是陰陽合同的一種。
北電雖然也有表演課,但比較粗糙,穆沐的表演方式需要更專業的指導甚至重新打造,免得開機之後耽誤時間。
於是杜可可張羅著幫她找老師,帶著來過一次荷花胡同,聽取蘇長青的意見。
這也提醒了蘇長青,黃勃雖然有天份,可畢竟現在沒有機會打磨演技,也還沒有長期在歌廳駐唱積累的人生閱曆,或許之前的想法錯了,應該早點把他弄來北京,也找個高人好好調教一下。
所以蘇長青立刻找時間去了趟青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