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長青無奈地笑著解釋:“的確俗氣,還諧音抖機靈,但是夠直接,看名字就大概了解半部電影內容了,也算直接打廣告。”
彆太高估觀眾對創作人員所謂高雅趣味的容忍度,好萊塢也經常這麼起名字,比如《拯救大兵瑞恩》《僵屍喬恩》等等。
濮存析遲疑了片刻,最終也問:“沒有彆的備選嗎?”
看來他對這片名也不滿意。
蘇長青乾脆將之前的想法都說了:“我本來打算片名就用列車的名字,叫《和平號》感覺有點裝腔作勢地反戰,叫《吉祥號》似乎土了點,叫《太平號》似乎不錯,不過有艘沉沒的船叫太平輪,容易聯想,那就乾脆用這個吧,好萊塢不少經典電影名字也很俗氣,畢竟咱這也不是文藝片。”
太平輪是一艘四九年駛往寶島的客輪,途中與貨輪相撞,因為行李嚴重超載而快速沉沒,淹死了近千乘客、船員,其中有不少逃跑的民國名流,號稱東方泰坦尼克號事件。
畢竟是民國舊事,當年事件在寶島發酵了一陣子,之後就無聲無息了,後來《泰坦尼克號》在國內上映了,於是被挖了出來。
太平輪的船東有個兒子很有出息,就是著名主持人蔡康永。
二十年後中誼兄弟投資四億多人民幣拍了部演繹這個事件的電影,以為會複製泰坦尼克號票房奇跡,結果血本無歸,看來大家並不是對所有淹死名流這種事都感興趣,尤其是跑路的名流。
另外這部片子男主女主就各有三個,湊齊了中日韓的大牌明星,因此帶來的三條故事線,未免太複雜了。
人家《泰坦尼克號》也隻敢一條線,你憑什麼就敢多線出擊,人海戰術不是這麼玩的,撲街很正常。
劉倍又先發表了看法:“我覺得《太平號》這名字好,太平號不太平,載著一車僵屍,咱們拍僵屍片和陳年舊事有啥關係,彆想那麼多。”
濮存析點點頭:“我也覺得這名字好,結合劇情還帶些悲情。”
聽人勸吃飽飯,那就改《太平號》好了。
如此一來車頭噴什麼字也定了,紅白相見的底色,噴上大大的黃色“太平”,紅黃色符合警示塗裝原則,正好國內鐵路不講究這個,也能避開找麻煩。
接下去大家又詳細談了劇情設置、人物形象以及性格塑造等等方麵,中午隨便點了幾個菜吃了,一直談到傍晚才差不多了。
最終濮存析不但答應了出演,還推薦老藝術家丁壹飾演其中的老年婦女角色。
蘇長青知道丁壹,經常飾演農村婦女,在《清涼寺鐘聲》裡演濮存析的媽媽,屬於那種全國觀眾都認識,但卻叫不出名字的老演員。
兩個老年婦女角色在原片中有特殊意義,暗喻南北離散的家屬,老姐妹分彆幾十年終於見麵了,沒想到遭遇了這場災難。
蘇長青一度想刪除這兩個角色,最終還是保留了,許多曆史是近似的,隻是為她們安排有意義的台詞不容易,煞費苦心。
現在還沒確定的重要角色就剩壯漢了,劇中是劉倍的丈夫。
濮存析身高一米八多,壯漢不但要比他高,還得膀大腰圓,這種演員不好找。
國內男星普遍不鍛煉身體,打星之外的肌肉男好像隻有張豐毅,但也不是壯漢類的。
下班時間到了,濮存析該回家了。
蘇長青送走了他本想回荷花胡同,結果被劉倍硬拽著去了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