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底蘊深厚(1 / 2)

重生光影年代 大秦兵 4557 字 11個月前

蘇長青沒打算就版權問題大敲竹杠,那不過是一時爽的處理方式,敲急了好萊塢也不是吃素的。

他有更遠更實際的目標。

經曆過這次停機,他明白之前的打算真是喝多了,居然想著分人家電影在大陸票房一杯羹。

啥菜喝成這樣?

如果真想這麼乾,用不著老美動手,自己人就能把他撕了,這裡麵水深著呢。

停機令解除第二天又與梅露蘭·多拉共進了午餐,蘇長青與她達成了共識,同意與《泰坦尼克號》製片方簽署秘密協議,放棄《我真的不想坐泰坦尼克》版權。

“不想坐船,就下船吧。”

至於具體條件,好萊塢相關公司將派人來洽談,梅露蘭·多拉說得很自豪:“我們美國人公平慷慨,不會讓夥伴吃虧。”

不過這些都是商業層麵的事了,她作為政府官員不便參與。

不便參與?

如果不是剛被他們整得差點吐血,蘇長青就信了這些鬼話。

四維影視全麵複工,黃楊繼續他的歌手大獎賽,《太平號》接著拍。

劉倍對遭遇的這場風波十分好奇:“蘇導,問題解決了,搞清楚是哪方麵出問題了嗎?”

“總之沒事了,”這件事不宜擴散,蘇長青很籠統地說:“君子無罪,懷璧其罪。”

懷壁個屁,無票乘船,差點被扔下海。

梅露蘭·多拉顯然不太相信蘇長青,幾乎保持著隔天就聯絡一次,報告好萊塢那邊的動向,同時確保他沒出爾反爾。

這當然有點讓人煩,不過想想人家是個全心全意為美國人民服務的公務員,還是該理解配合的,對吧?

**十年代前後二十年,有關國人沒有契約精神的輿論甚囂塵上,這類文章當然多半是國人寫的,但也表達了老外的心聲:說話要算數,自己約的炮含淚也得打完。

所有文章都忽略一個事實,**十年代國人出海,相當部分被騙得狗血淋頭,反正沒聽說他們把老外的錢騙回來了,基本都是被人坑。

蘇長青有個高中同學大學畢業後留在北京某機械部門工作,他們部買回來的設備經常被騙,不是落後一兩代的,就是二手翻新。

遇到這種情況怎麼辦,後續的設備要不要?

當然沒法要,於是隻好毀約找另一家,然後再被坑。

被人坑還被指責缺乏契約精神,差不多都是這類情況。

人家要求你遵守的契約精神,基本就是挨打要立正,和淚把屎吃乾淨。

這個實在吃不下去,大多數吃一半就跑了。

當時這種含淚吃虧有個專有自我安慰詞彙:交學費。

九十年代的人對這個詞都耳熟能詳,這可不是調侃,而是很正式的用詞。

錢被騙了,打報告一句交學費就能免了不少責任。

被騙多了,學費交足了,就學會了怎麼和人家打交道,等人家騙不了你時,大家就都有了契約精神,所以這是個階段性問題,說交學費也沒毛病。

不過話說回來,就是因為內外營商環境都很惡劣,**十年代的確欺詐橫行,做生意沒被騙過都是奇跡。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