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光影年代正文卷第一百二十四章此一時彼一時《一出好戲》是黃勃二十多年後的導演處女作,自編自導自演,當年一舉拿下了將近十四億票房,如果今天真抄了並讓他主演,那可是荒謬絕倫的事。
當然這也不是人乾的事,可能會被雷劈,蘇長青怎麼可能如此坑朋友。
黃勃這段時間也在配合黃楊的節目選歌手,與竇惟混得很熟。
《一出好戲》的片尾曲是竇惟的女兒作詞作曲並演唱的,不過這孩子現在還沒出生呢。
《太平號》國內票房一路飄紅,半個月已經三千七百萬,超越《我的野蠻女友》、成為年度國產電影票房冠軍已經板上釘釘。
不過距離大衛.蘭道去年引進、今年四月放映的《真實的謊言》還有極大差距,這部片子在國內創造了將近九億人民幣的票房。
這部電影全球票房三億多美元,三分之一來自中國大陸。
九五年的九億,相當於二十多年後的多少?
根據通貨膨脹或者購買力指數簡單換算成三十億四十億是不客觀的,要知道二十五年前國內統一的院線還沒形成,影視市場很不成熟,民眾的購買力也與今天差異巨大。
隻能說國內觀眾能量一直也非常巨大,並不是十年二十年後才市場大爆炸,隻是對國產電影的熱情遠遠不足而已。
這能怪誰,當然怪自己。
藝術電影是拿來顯示水準滿足小眾的,支撐商業市場的永遠都是商業電影,這方麵國內遠遠不足。
差距是非常明顯的,比如《太平號》製作成本勉強達到一百萬美元,已經是不小的製作,兩年後的《甲方乙方》隻有五十萬美元,而《真實的謊言》一億二千萬美元,根本不是一個檔次。
成本低廉的東西有質量好的,甚至可能貌似高檔,但通常賣不上高檔的價,除非遇上傻子,想要趕上人家不容易。
《真實的謊言》原本是要拍續集的,後來發生了911事件,卡梅隆敏銳地察覺這類題材永遠過時了,項目就此放棄。
這部片子用今天的眼光看當然很糟糕,中情局的特工每天瞞著老婆全世界去滲透、暗殺、爆炸,而他的老婆也一心想當特務去尋刺激,還差點被騙炮,拍出來多半會被噴成翔。
如果再配上前中情局局長那句“我們撒謊、欺騙、偷盜”,這片子會被噴成狗翔。
可以想象,當年全世界的民眾多麼熱愛美國,翔都願意吃。
這麼看問題當然有點酸溜溜,但處在競爭者位子上時,國內的電影從業者心態也很難平衡,無論是誌大才疏還是生不逢時,反正看這種片子能賺幾億都心裡不舒服。
寫劇本的間隙,蘇長青去了趟北京武校。
北京武校前身是什刹海體校,李連傑就出身於此,八二年拍《少林寺》後名聲大噪。
學校很小,其實這也是北京武術隊,學員成績好就可以被選拔進入武術隊,成為職業運動員。
學校裡學生很少,九點多正是文化課時間,蘇長青原本沒指望這時候能找到人,於是在校園裡閒逛。
這學校有個好處,不需要門衛保安。
轉了一圈,很意外地在器械室找到了人。
偌大一個練習室,隻有一個人正在練習長槍,舞得虎虎生風。
蘇長青沒進去,站在門口喊了聲:“吳鯨!”
吳鯨聞言停了下來:“誰?”
“有人找!”
“誰找我?”
“我找,邊關告急,十萬將士恭請戰神出山!”
蘇長青一直覺得隻有吳鯨有資格配合這個劇情,今天總算有機會了,不吐不快。
吳鯨今年才二十出頭,還有些青澀,一笑像個包子:“你誰啊,開什麼玩笑,我忙著呢。”
蘇長青笑著走了進去:“先停停,磨刀不誤砍柴工。”
吳鯨已經是北京武術隊職業運動員,去年才拿了全國武術比賽精英賽槍術、對練冠軍,太極拳也打得非常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