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長青剛拍了一部三國演員合作的商業片《移動迷宮》,接著再來一部類似的恐怕不行,哪怕換個類型也有炒冷飯之嫌。
他和北野武都能編能導,分工合作也是可以的,但北野武寫日本故事蘇長青拍不好,蘇長青寫中國故事北野武更玩不轉,這麼合作肯定不行,蘇長青倒是可以寫日本故事給他們拍,觀眾能不能接受是個問題。
何況為高倉健量身定做,那就更難弄了。
六年後老謀子邀請高倉健飾演《英雄》中李連傑那個角色無名,被拒絕了,高倉健說他不想再演英雄了。
後來合拍了《千裡走單騎》,並不太成功。
高倉健發了話:“如果要合作的話,就拍一部有社會意義的影片,單純商業考慮就算了。”
不考慮商業也就是不追求賺錢了。
人過花甲之年發展到高倉健這個高度,再追求就是境界、是曆史定位,而不是金錢,他又不缺錢。
可不賺錢的事誰願意主動乾呢?
這話題說到這份上就有點聊不下去了,北野武已經連著三部戲不太賺錢,工作室那麼多人要養活,不敢再冒險。
他已經不止一次說過:“我每天拚命上電視賺的錢,轉眼都貼到電影上去了。”
蘇長青的事業剛剛起步,和高倉健這樣拍過兩百多部電影的比起來無疑小兒科,還沒到追求曆史定位的階段。
彆以為巨星的光芒好借用,越是高倉健這個量級的人形象固化越嚴重,創作自由度大受限製,想再上台階不容易,彆錢沒賺到還毀聲譽。
即便如此蘇長青還是有了個念頭,於是問高倉健:“前輩一直試圖顛覆之前的銀幕形象,不知道您願意走多遠呢?”
雖然高倉健十幾年前就不再演熱血暴力男了,但之後的形象基本以沉默、孤傲、深情為基調,沒有嘗試過其他類型。
“我願意挑戰任何沒有嘗試過的角色。”
這話說起來容易,他願意日本的觀眾未必願意,逆著觀眾來不明智。
高倉健已經是雲端的神,不可褻瀆。
據老謀子說,有一起他和高倉健坐在一個大堂酒吧裡一個多小時,大堂裡人來人往,有日本人認出他來了,於是向酒吧門口走過來,一段距離之外深深鞠一躬就走了,也不驚動他們,就這樣來來回回有四五十人給他深深鞠躬,悄悄離開。
中國有哪個男演員被尊重到這份上嗎?
蘇長青想不出來,這樣的演員能隨便給他安排角色嗎?
這就不一定了,為什麼不可以?
蘇長青沒有日本人那種崇拜心態,隻要能寫出好劇本,高倉健能接受就可以合作。
應該是看出蘇長青躍躍欲試,北野武與他喝了一杯:“我工作室的劇本沒有適合高倉前輩的,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急需調整,長青君有何建議麼?”
蘇長青沒有貿然多說:“我的確有個故事,接下去嘗試著寫出來,屆時給二位前輩過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