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後期,無非兩個選擇,在北影做或者在神野做。
最終蘇長青讓他們在北影做。
黃楊雖然明白蘇長青得平衡利益,仍有些遺憾:“我聽竇惟說神野的設備比北影好,咱們去做後期也隻要搭個飛機票錢,比在北影便宜多了。”
這倒是說得沒錯,神野有全套後期設備,也有員工宿舍,吃住不是問題,過去東京做後期能省幾十萬。
國內影人在日本做後期已經很平常,凱哥和老謀子成名後都是東京做的,雖然國內藥水也都是進口的,但設備老化,擔心衝出來的膠片顏色失真,畢竟母片就一份,實在傷不起。
蘇長青倒沒覺得那麼不堪,他之前的片子都在北影衝的,不過老謀子拍的玩意顏色都特彆誇張,這方麵不得不講究吧。
回歸國內做後期是拍攝數碼化以後,擺脫了膠片日本的優勢蕩然無存,技術上甚至開始落後。
四維是個私營影視公司,在商言商是沒錯的,但現在不是省這點錢的時候。
北影廠很多年沒拍過賺錢的片子了,一直靠撥款過日子,眼下非常缺錢,不然這種鐵定賺錢的乾兒子,韓廠長不至於隻投資五十萬。
就是太缺錢才賣招牌,圖的也是那點後期製作費,和一樣都是掛北影的名字,結果四維突然自力更生隻掛空名算什麼意思?
說好的合作,說好的利益均沾呢,翅膀硬了不鳥我們了?
你看看人家馮褲子多懂事,絕不會乾這種算小帳得罪人的事。
北影廠與其他十幾個單位即將一起劃入中影,韓廠長也即將另有高就,資產和經營狀況已經進入評估階段,這時候釜底抽薪很難看也很愚蠢。
蘇長青了解未來的走向,幾年都愉快地與北影合作了,現在最關鍵時刻怎麼可能掉鏈子。
一年後北影成了中影製片基地,會記得誰是雪中送炭的朋友,誰是錦上添花的投機分子。
“我知道你有全套後期設備,但還是把新片後期給了我們,這就是感情。”
另外蘇長青也得考慮為爭取個好檔期,賀歲檔是為定製的,擠進去拚票房不可能也不地道,錯峰上映總沒問題吧?
畢竟是春運公路片,暑假放映未免太早了。
說到馮褲子和賀歲檔,有個很有意思的細節,韓廠長現在隻是個廠子,還未主管發行,他們怎麼就湊在一起定發行的的事了呢?
聰明人,尤其是消息靈通的聰明人,無疑能獲得更多發展機會。
黃楊也是聰明人,雖然和蘇長青是老同學也不多堅持,老老實實去北影做後期。
竇惟一月份喜添一女,前段時間都在香港,這幾天也回了北京,正好為做音樂。
他說蘇長青做的電影總能貼合他的心境,前段時間心情不好,趕上做,現在心情不錯,便開始搞喜劇了:“這家夥一定有陰謀。”
整個四月蘇長青都在趕拍,不過的工作也沒落下。
梅露蘭·多拉花了不少力氣幫忙協調,於是老金在好萊塢見了不少發行商,他說蘇長青的銀熊獎也起了很大作用,最終派拉蒙給出的分成條件最好。
這就是競爭的重要性,蘇長青很早就聯絡了大衛·蘭道,結果他支支吾吾沒有給痛快話,兩三個月時間派拉蒙方麵始終不冷不熱,現在四維有了其他選項才積極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