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膠片記錄或者錄播的年代,獲獎或許能做到最後一刻由嘉賓揭曉,有了電視直播後基本就做不到了,或者懶得那麼做。
電視直播需要實時呈現,得儘可能地拍到獲獎者第一時間的反應,甚至開獎前的忐忑,所以燈光和攝像機得早早就做好了準備,通常駐紮在獲獎者周邊最合適的位置,並先打好光。
想要將結果保密到最後當然有辦法,多預備幾個攝製組,在每個入圍候選人邊上嚴陣以待就行。
然而何必呢?
奧斯卡會不惜成本這麼搞,準備十個八個攝像機也不是大問題,然而歐洲電影節的組委會卻始終沒這麼做,頒獎禮本質上是個大型演藝活動,評審結果恐怕早幾天就已經確定,觀眾以為是最後揭曉就夠了。
就像《奔跑吧兄弟》,每個跑男都有攝像機和燈光甚至化妝師、私人助理跟著,任何兩個人遭遇都是兩個團隊碰在一起,這樣的情況下根本不可能有任何意外發生。
然而這些並不重要,隻要觀眾以為是偷襲,藝人真的如獵豹般悄悄靠近,然後突然將對方的名牌撕了就行。
另外就像貝爺跳飛機鑽地洞爬懸崖下瀑布,都有攝像機跟著,是空空手的他厲害,還是扛著機器的攝影師更厲害?
然而這些並不重要,隻要觀眾以為貝爺厲害就行。
所以在頒獎禮的現場,嘉賓們比電視機前的觀眾提前幾分鐘就知道了結果。
李奧有點坐不住了:“家夥都推過來了,老高這是成了!”
“的確是成了,”竇惟拍拍李奧大腿:“穩住,端著點,彆一副沒見過世麵的慫樣。”
三個日本人都不懂外語,始終盲猜看熱鬨,這時鹿野千津也忍不住探過身問蘇長青:“社長,這是高倉前輩獲獎了嗎?”
蘇長青微笑點頭:“看情形是的。”
“太好了!”
然後蘇長青轉頭對高倉健笑道:“希望您已經準備好了獲獎感言。”
高倉健抑製著內心的情緒湧動,微笑著微微點了一下頭。
其實蘇長青已經興奮得心臟亂顫,表麵上也不露聲色,心中暗暗鬆了口氣。
大屏幕上開始播放入圍電影男主的表演片段,除了高倉健之外,影帝候選人還有《洛城機密》中的羅素·克勞,《她是如此可愛》男主西恩·潘,以及《烽火驚爆線》中的伍迪·哈裡森。
羅素·克勞飾演一名洛杉磯警察,調查好萊塢桃色事件。
這種劇情和人設在歐洲電影節不討好,雖然個人表現精彩,但也能料到沒多大戲,不過回到老家好萊塢就很吃香,這片子後來九項奧斯卡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