頒獎之餘穿插有歌舞表演,舞蹈很少,基本都是唱歌。
九十年代網絡還不發達,流行音樂沒怎麼影響到國內,蘇長青一直也不怎麼聽英文歌,對出場的歌手沒啥感覺,也沒聽到特彆熟悉的歌,覺得沒意思。
竇惟肯定內行,可惜沒來。
那天打電話邀請他參加頒獎禮時,蘇長青特地唱了《相約九八》:“來吧,來吧,相約九八,相約在銀色的月光下,相約在溫暖的情意中……”
這是他老婆和娜英今年春晚唱的歌,現在火得不得了,沒想到這家夥聽了翻臉:“我說你一個藝術家,怎麼這麼貧!”
不愛聽拉倒,翻什麼臉,不還沒離婚嗎?
九十年代的人敢玩敢乾,安全意識遠不如後來強,頒獎期間還弄上台一頭真正的棕熊,碩大無比,幫忙送獲獎信封,嚇了大家一跳。
這熊要是跳下台乾掉幾個藝術家,那奧斯卡可就有個洗不掉的黑曆史了,以後萊昂納多就是拍了《荒野獵人》,恐怕也拿不到小金人,會以為他大戰棕熊是故意揭傷疤諷刺的。
最佳外語片包括的範圍很廣,基本非英語、非米國電影都可以提名,原則上同時也可以提名其他獎項,不過獲獎機率很低。
第一個最佳外語片同時獲得最佳女主的是意大利女明星索菲亞·羅蘭。
第一個獲得最佳外語片同時還獲得最佳影片的是韓國《寄生蟲》。
今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提名的五部影片,蘇長青占了兩部,媒體說其他三部基本屬於陪跑,水平不在一個層次,這是相當一致的看法。
尤其是俄羅斯的《小偷》,在威尼斯就已經完敗給《黑天鵝》了,這次同樣翻盤無望。
也正因為如此,主持人比利·克裡斯托開場才會特地對蘇長青唱上一段,還真不是吃飽撐的沒事找事。
不得不說比利·克裡斯托才華橫溢,接下來的主持中,同樣隨時隨地編詞唱上一段,雖然沒有配樂,但旋律都還不錯。
這個真有點恐怖,獲獎者和頒獎嘉賓經常被他唱得心煩意亂、手忙腳亂。
蘇長青一再替這些人配畫外音:“受不了了,走,奧斯卡獎不要了!”
“算了吧,要是給你這個舞台,搞不好比他還瘋。”
穆沐對蘇長青性格看得很透,了解他骨子裡也不是個嚴肅的人。
那麼對他在外麵沾花惹草是否也看出來了呢?
很難說,一點沒感覺不太可能,很了解也不至於,反正朦朦朧朧一層窗戶紙沒捅破,大家倒也相安無事。
哪天窗戶紙破了,也許狂風驟雨就灌進來了。
鑒於金球獎預測最佳外語片一向不準,既然金球頒給了《黑天鵝》,那麼奧斯卡大概率屬於《入殮師》,最終結果也的確如此。
最佳外語片頒獎嘉賓是著名女演員安德蕾·傑奎琳,一身亮閃閃的黑禮服,五十多歲風韻猶存。
但如果不是業內人士,也已經認不出她就是七十年代風靡中國的電影《葉塞尼亞》的主演。
蘇長青看這部吉普賽題材的愛情電影時才七歲,後來上大學和同學們聊起,大家的記憶居然產生了曼德拉效應,好幾個同學以為這部電影是意大利女明星索菲亞·羅蘭主演的。
因為爭得厲害還特地去查了資料,最終確認是安德蕾·傑奎琳主演,而且這電影甚至不是歐洲的,而是一部墨西哥電影。
即使如此也還有同學不承認:“我記得很清楚,大眾電影有一篇文章介紹《卡桑德拉大橋》時,還特地說《葉塞尼亞》是索菲亞·羅蘭的代表作,難道作者和我們一樣搞錯了?”
當時大家很相信白紙黑字,《大眾電影》權威性也不容置疑。
然而錯了就是錯了,《卡桑德拉大橋》是索菲亞·羅蘭主演的,《葉塞尼亞》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