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達東京的第二天,蘇長青和柳雨菲、丁嘉洛去現場看了禦門大廈。
禦門大廈是翻譯成中文的叫法,日文直譯的話應該叫禦城之門。
這是一幢位於東京港區六本木的四十八層超高辦公大樓,屬於著名的鐮倉商團,現在打算整體出售。
深藍色全玻璃幕牆,如刀削般方方正正的外觀,相當時尚。
這種造型米國更多些,在日本還很少見,九十年代初建成到目前仍屬於十分前衛的設計。
禦城之門當初造價二十二億美元,即便二十多年後北京中心地段也是偏高的價格,現在日本丟失了很多年,價值也跟著丟了大半。
鐮倉最早開價折合美元八億,屬於血虧大甩賣,但市場反應很冷淡,這時候沒人接盤。
日元九七年下半年已經貶了一些,進入九八年繼續在貶值,看似掉入無底洞,鐮倉商團已經撐不住了,不得已全麵妥協。
經過一個多月六回合的談判,目前降價到了六億五。
這是橫山公司開出的價格,雙方算是談攏,接下去應該成交了。
不過還得蘇長青最後拍板。
這幢大樓的資料他已經看了不少,但買樓還是要現場看看的,這玩意沒有七日無理由退貨,彆事後磨磨唧唧。
三人進了大樓,乘坐高速電梯從地下五層到頂層都走了一遍。
地下都是車庫,地上頭三層是商業設施,四層開始才是辦公樓。
三人到處看,沒人知道他們是誰,還以為來辦事的。
這是一幢超高檔辦公大樓,日本經濟雖然不景氣可畢竟是發達國家,各方麵標準還是很高的,大樓很新且設施非常先進,關鍵是地段好,出租情況一直不錯的。
“禦城之門每年的租金收入大概五千萬美金多點,我們如果六億五買下,投資年收益是百分之七點七左右,沒有達到百分之八的高收益線,如果算純收益的話隻有百分之六左右,隻能及格而已。”
丁嘉洛一邊走一邊把情況又介紹了一遍,如果買來隻是出租經營的話,這幢樓不算賺錢。
蘇長青不在乎短期收益:“我們是坐等房產升值,數年之後見利,出租收入隻要不虧就行。”
橫山六億五千萬美元投資這個大廈才能略有盈餘,而鐮倉商團投入二十二億,收益隻有百分之二,這幾年完全是虧損狀態。
看來他們原本非常看好日本經濟的前景,而現在的租金隻有九十年代初的四分之一,前幾年甚至更低,真是情何以堪。
有些事還是遺憾的,接下去五六月份才是日元狂泄的災難時刻,鐮倉沒預期的耐打,現在交易會占用祥雲一大筆資金。
丁嘉洛這大半年滿亞洲殺紅了眼,更彆說對付日本人了:“比我們預料的早一個多月就談妥了,現在市場越來越不景氣,如果再壓價的話鐮倉恐怕也會同意,要不繼續耗他們一段時間?”
商場沒有情麵可講,吃人不吐骨頭很正常。
站在最高層巨大的落地環形窗前,蘇長青沒同意:“窮寇莫追,鐮倉也不值得追了,他們現在還有口氣打算自救,所以才斷臂求生,日元再貶下去就隨時可能斷氣宣布破產,到時候這幢樓會進入清算,最終落到誰手上可就不一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