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通知查理茲·塞隆出發是對的,等她各種手續辦好,到達已經是十天後的事,蘇長青都看好外景回北京五天了。
然後就開始了武術培訓,練的都是花拳繡腿。
花拳繡腿原本就是賣藝用的,玩起來漂亮好看,對於演員來說正好、夠用,再說一兩個月也學不了功夫。
花拳繡腿涵蓋的範圍很廣,跑江湖的、戲班以及戲班係統出來的基本玩的都是這個。
蘇長青看過幾段香港動作巨星們的訪談,都很忌諱彆人說他們花拳繡腿,其實沒有必要,本來就是演員,一輩子一場格鬥比賽沒參加過,難道自我定位是格鬥家?
另外把查理茲·塞隆提前叫來學習不是過分的事,演員提前集中培訓很正常,好萊塢也經常這麼乾。
比如施瓦辛格在《真實的謊言》結尾時和女主跳的那段探戈,據說提前練了兩個月。
州長是健美運動員出身,雖然走路看上去有點笨拙,協調能力應該是沒問題的,一段舞居然練了兩個月,蘇長青嚴重懷疑他在借故乾彆的。
拍攝動作片的訓練時間更得保證,像美隊、黑寡婦這樣的動作擔當,也是得提前兩三個月就開始練習設計好的打鬥動作。
他們的動作戲基本都需要吊威亞,如果不提前練習,開拍將是災難,一個動作現學現賣很可能得拍一天,那麼一部電影不知得拍多久才能殺青。
《殺死那個人》有大量的打鬥戲,肯定需要武指。
相比武術指導這個詞,蘇長青更喜歡用動作指導,武術是攻擊人的技術,而拍電影需要的是動作編排人員,本質和舞蹈編排沒有區彆。
蘇長青之前拍的《移動迷宮》也有些動作戲,不過不是那種過招打鬥,並沒有聘請專業武指,吳鯨幫忙設計一下完全夠用,而且效果不錯。
其實武術運動員設計幾個動作不是問題,當年《少林寺》的演員大多都是武術圈的,李連傑、計春華、孫健魁、於海、於承惠等,全是武術冠軍出身,影片中他們的動作都是自己設計的。
計春華的鷹爪,孫健魁的醉拳,於海的螳螂拳,於承惠的雙手劍都是他們本人最擅長的,根本無需其他動作指導幫忙設計。
因為都是是自己的本事,施展出來極具真實感,絲毫不遜於香港的動作指導們。
據孫健魁回憶,拍《少林寺》期間,導演提前一天告訴他準備一段棍法,可他並不擅長用棍,但也隻花了一晚上就編了一套醉棍,事後證明相當成功。
相比較香港那些戲班出來的動作巨星、動作指導,這些大陸早期進軍影視的武術冠軍們受過更專業的套路培訓,隻是缺乏商業磨練,不太懂得在鏡頭前套招。
其實誰都會編排一段動作,小孩子都能打著玩,無非是好壞之彆,這種工作並沒多少特殊技術,一旦學會了如魚得水,後來冠軍們也大多從事了動作指導工作,比如於承惠擔任了八二版《水滸》的動作設計。
孫健魁後來又和李連傑合作多次,出演《少林小子》中陰險的二當家,《太極張三豐》的大太監劉瑾等等,同時他還受徐克邀請擔任《龍門飛甲》動作指導,最終斬獲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獎。
這個人也很有意思,前兩年到少林寺出家了,也就是王保強離開時,他進去了。
吳鯨在拍《功夫小子闖情關》時就和香港動作指導有過接觸,他也說這活一點就通,也想試著做這類工作。
後來開拍《天龍八部》需要動作指導,他在劇中飾演虛竹,沒有時間精力再從事動作編排,就推薦了幾個香港的。
可蘇長青要求使用優秀的大陸人才,於是他和王保強共同出麵,去少林寺請來了孫健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