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有幾個左膀右臂,蘇長青作為最終決策者,大部分事都無法偷懶。
接下去的一個月他做了兩件關鍵的事,一是招標確定了影視城的建設方案,並開始組織施工。
另外就是進一步調劑並招聘人員,最終形成一個百餘人的初期團隊,將平湖集團建了起來,注冊資金二十億人民幣。
注冊資金不等於投資規模,隨著滾動最終平湖影視基地恐怕得投下去四十多億。
集團成立,超大規模資金到位,浙江媒體又大規模報道了一波,省領導也會見了蘇長青。
媽媽對花這麼多錢造一座遊樂園似的玩意始終挺焦慮:“誰會花錢看這些假古董,哪天沒人看了不就廢了?
你知道二十億是什麼概念?百元大鈔堆起來有二十二噸,得幾輛卡車來運。
我看還是留一車吧,我和你爸幫忙管著,省得都敗光。”
蘇長青還第一次聽說一億百元大鈔差不多一噸,二十幾噸還真的挺壯觀。
說彆的也沒用,他隻能安慰母親彆太擔心,《殺死那個人》票房收益不錯,預計能夠分成兩億多美元,那又是十幾噸百元人民幣了。
而且八月二十日國內也將開始公映,屆時帶來一兩噸收益恐怕也不是問題。
到了年底還有《貓鼠遊戲》,預估票房將超過《殺死那個人》一大截,二十來噸不是夢,一部電影的收入就抵掉影視城前期投入了。
至於未來影視城的收益蘇長青也心裡有數,絕不至於像母親擔心的門可羅雀血本無歸。
橫店目前初具規模,日均遊客已經數千,更彆說日後每天數萬人入城,全部遊覽下來門票得幾百元,一年僅門票收益就上十億,還不算住宿、餐飲以及影視製作方麵的收入。
平湖影視基地規模更大設施更全,交通、地理條件更好,投入使用後無疑將大大超越。
隻要經營得當,從長遠看這筆投資的收益是遠高於東京橫山的,終將成為千億影視帝國。
七月底到了截止日期,平湖集團收到了三十二份影視城設計方案。
事關成敗,這個必須尤其重視,蘇長青特地召集了方方麵麵的專家一起評估。
經過一星期權衡比較,最終十八個基地選中了其中七家的設計方案。
杭州設計院的方案是最好的,蘇長青除了采用了他們的總體布局,還選擇了包括南宋都城在內的三個基地具體設計。
其餘六個設計團隊有的中標一個基地,有的兩個,最終整合成一份最優方案。
蘇長青將這份最終方案發給包括韓廠長、東方寧華以及嘉興市有關領導等許多相關的重要人物,獲得一致認可:“您這計劃才到紙麵上,看上去就已經極具震撼力,落實之後必定大獲成功。”
方案出來了,自然就得招標施工方,這個工作其實早就開始了。
和設計團隊一樣,報名競標的施工單位更多,有一百六十多家,同樣來自全國各地。
在設計方案出來之前,蘇長青就已經篩選了其中九十三家各方麵資質達標的企業,等候參與競標。
十八個基地加上酒店、辦公、影視製作中心以及公共空間等項目,蘇長青最終分為二十五個標的對外發包,每個施工單位隻能競標一個,這樣才能保證所有基地的施工可以同時全麵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