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我有個建議(1 / 2)

重生光影年代 大秦兵 5280 字 10個月前

重生光影年代正文卷第四百三十四章我有個建議蘇長青一直把關四維版《笑傲江湖》的改編,最終出來的劇本還是比較滿意的。

他一直強調笑傲江湖,必須得有一股恣意縱橫的灑脫和不羈,如果連這個都表現不出來,這部劇還不如不拍。

所以他要求所有參與編劇的人員,至少得在創作期間重塑價值觀,每天先營造出超然物外的心境,再動筆開始寫台詞。

就像乾那事之前先來點前戲一樣,不然效果好不了。

“尤其彆把現實生活中的婆婆媽媽帶進來。”

蘇長青前後看過幾個版本的《笑傲江湖》,最大的感觸是情懷很重要。

武俠從鴛鴦蝴蝶派起,雖然影響麵很廣群眾喜聞樂見,但始終就不太受主流文化精英們待見,從民國起就被抵觸蔑視,一直到現在。

攝像機掌握在文化精英手中,所以翻拍武俠劇在業內隻是賺錢的生意,並非值得誇耀的光榮事。

一旦成了生意,恐怕就很難拍出俠氣。

沒有俠氣,就很容易陷入婆婆媽媽。

參與電視劇創作的文化精英極少有真正熱愛武俠文化的,他們的改編取舍很大程度是在揣摩受眾市場,甚至憑個人喜好進行二次創作,實際上是在否定原作。

電視劇的市場受眾顯然不是武俠的青少年為主,於是為了迎合主要觀眾群,許多版本的《笑傲江湖》拍成了披著武俠外衣的古裝愛情劇,人物關係也是以撕逼為主。

這是大媽眼中的江湖,然而大媽也曾經年輕過,也看過武俠,也明白這劇瞎改了,看完了也在罵。

所以蘇長青不時收到黃楊的反饋,是否在“笑傲”上打些折扣,更多偏重於兒女情長,大媽們罵歸罵,畢竟還是貢獻了收視率。

做這類決策往往是最難的,是隨大流拍不太容易犯錯的肥皂劇,還是獨辟蹊徑堅持風格?

這是一筆投資,得考慮盈利,而且影視創作不僅僅是生意,還與創作者的聲譽口碑直接掛鉤,失敗了可不僅僅是損失點錢的事。

央視版的《笑傲江湖》是講情懷的,畫麵和音樂都做得很用心,最終敗在人物設計和劇情拖遝上。

蘇長青更加認可這條道路,已經在《天龍八部》中揚長避短,雖然《笑傲江湖》更難拍,但也不應該走回頭路選擇投機取巧。

抱著這份信念,改編《笑傲江湖》的時間很長,幾易其稿,前後弄了半年多,最終定為三十六集,劇情十分緊湊。

拍攝風格也早就確定,暢快、剛勁、雄風萬裡,不然就不是笑傲。

兒女情長時也不妨唯美繞指柔,華山頂恒山巔綠竹巷一氣嗬成,江湖兒女絕不搞文藝腔。

蘇長青對令狐衝的人物形象做了些調整,比如仍喜歡喝酒,但不是無節製酗酒,更不會借酒澆愁。

觀眾的審美不停變化,為了愛情喝個爛醉,十年前還算是深情文藝,現在卻被許多人唾棄。

令狐衝當然仍深情癡情,但沒有原著中那麼舔狗,更不會以青梅竹馬綁架彆人的感情,刪去了所有對小師妹情感表白的戲,變成了默默苦戀。

即便是這種苦戀也是有限度的,差不多就行了,唧唧歪歪的人沒法笑傲江湖。

而且如果真的如原著中那樣對小師妹的迷戀太深,始終無法釋懷,那麼後來與儀琳以及任盈盈的戲會讓人看著彆扭。

蘇長青一直認為金老是有開後宮的**的。

縱觀他的作品,相當大比例男主陷入多角戀,楊過、張無忌、令狐衝、段譽、甚至連郭靖都概莫能外,無論什麼樣的感情經曆,最終都強行一夫一妻製,一直到韋小寶才得償所願,一口氣娶了所有看中的女人。

所以留有遺憾就像一幅畫留白,才能令人印象深刻,開後宮的作品都是自找不痛快。

沒想到《笑傲江湖》籌備如此用心,卻最終卡在令狐衝人選上。

荷花胡同裝修已經結束大半個月了,幾個院子聯為一體,設計得頗有氣派,乍一看都差點認不出來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