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一章 東海飛龍就是在下(1 / 2)

重生光影年代 大秦兵 4346 字 10個月前

老金目前就在米國,帶著十幾個人一直坐鎮《貓鼠遊戲》的發行工作。

前年底蘇長青就把他提拔為四維集團副總,同時仍是發行公司經理,待遇地位都提高了一截,但這人很守分寸,基本不插手發行之外的工作。

老金比較老派,身上一股台灣外省人特有的謙卑勁,先撇清了利益糾葛,解釋一番真的隻是偶然與台灣的一個老朋友提起造船的事,對方提了個很好的建議,於是特來彙報。

老金要說的很簡單,他早年在台灣的一個朋友是製造豪華遊艇的,在加拿大和歐洲都有工廠,目前在大陸也建了廠,業績排業內第三。

“之所以沒衝上第一,是因為他們主要製造大中型豪華遊艇,而目前國內遊艇市場需求的噸位普遍較低,總噸位不如另外兩家。”

總之這是家技術實力雄厚的遊艇製造公司,做大船特彆有經驗有技術儲備。

按最新研究的說法,明初國內能夠建造的風帆船最大尺寸六十米左右,排水量上千噸,鄭和下西洋的寶船差不多這個尺寸。

六十米感覺不算大,但這已經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比哥倫布後來到達美洲的船都大好幾倍。

而且這基本也是風帆船的大小極限,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幾艘風帆船基本在歐美,差不多也就六七十米長,再大風就帶不動了,一旦沒風人工也劃不動,那就成了廢物。

現在為了拍電影複原一艘混合動力的,造價肯定不菲,但拍完基本也就沒用了,其實挺可惜,所以老金的朋友建議建造成私人豪華遊艇。

“他們有非常豐富的造船經驗,可以按照要求把船建造成適合拍電影的帆船樣子,而後再進一步改造成一艘最先進的遊艇,桅杆是碳纖維可拆卸的,風帆、內燃機雙重動力,世界獨一無二。”

這主意聽起來真不錯,風帆外表內燃動力的私人豪華遊艇,遨遊在蔚藍的大海上,逼格滿滿的。

早幾天美工就已經結合曆史資料把船的外型設計出來了,是三桅的長體帆船,船艏正麵有威武的虎頭浮雕,兩舷側前部裝飾有莊嚴的飛龍浮雕,後部有鳳凰,艉部板上則是展翅欲飛的大鵬鳥。

這外型的超豪華遊艇,開到日本去絕對拉風,然後順便把米國禁運的儀器設備拉回來?

這想法挺刺激,以後乾脆不乾導演了,就學《航線》男主搞高科技走私算了,人稱東海飛龍的就是在下。

“船體使用大量碳纖維材料,這樣造出來船比鋼殼船先進耐用得多,因為在大陸有工廠,所以成本也大幅下降,這個噸位的船在加拿大建造可能得十幾億,現在一億多就能完成。”

蘇長青興趣已經完全被吊了起來:“續航能力怎麼樣?”

“加一次油可以航行達上萬海裡。”

上萬海裡那就是一萬八公裡了,有這個續航能力,加幾次油就能環遊世界了。

“咱們的船要用來拍電影,外型複古不是流線體,對方估計時速能達到五十節,相當於九十公裡,如果結合風帆的話,應該可以達到一百一。”

這麼大的船,時速達到一百一,在海上隻有快艇和導彈能追得上了。

說到遊艇,蘇長青又想起了狐狸網的張總。

張狐狸創辦網站之初跑去矽穀挖人,有個年輕人拒絕了高薪邀請,這人後來回國自己創辦了百度。

狐狸網事業有了起色,狐狸哥去深圳演講如何創業,聽眾中有個年輕人很受啟發,後來創辦了企鵝。

所以這是個燈泡般的人,走到哪都照亮彆人。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