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郡九州,根據當時的地理環境,除了5000多處名山大川,另由九大國、八十多個小國與零散部落組成。
九大國分彆為北蒼,大齊,燕蜀,桑蘭,朱氏,宋,陳,鄧,徐。其餘小國分散各地,大小部落則藏匿於各地的深山闊海,鮮為人知。
那年月,各國為了爭奪地盤不惜挑起戰爭,烽火四起,庶民們背井離鄉,無處安身。小國無法獨立生存,紛紛投向離自己最近的大國,年年納貢求庇護。
實力不足,略過不提。
大國中,又以北蒼、大齊、燕蜀和桑蘭最為強盛。後邊兩國,一個貿易大國,一個專注農務,數百年來提供錢糧給北蒼、大齊,等於二國的錢袋、糧袋。
得人好處,北蒼、大齊給予燕蜀、桑蘭提供庇護,反而讓它倆成了最安全的地方,成為人們向往的容身之所。
久而久之,它倆國力強盛,得以躋身大國之列。
但在九州,實力最強的還屬北蒼。
大齊的國君姓韓,韓王堅信自己的國家有朝一日定能與那北蒼實力相當,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現下,建國三百多年的大齊,綜合國力不到北蒼的一半。
殘酷的現實,讓大齊的每代君王特彆惱怒與困擾,天天在宮裡詛咒北蒼怎麼還不亡?
或許有誌者事竟成吧?要麼就是祖宗顯靈了。
近幾年,韓王終於看到了一絲希望。
瞧瞧,身為九州最大強國的北蒼,在諸國的期待之下終於迎來一枚昏君,把江山斷送在自己人的手裡。
……
北蒼,北帝複姓北月,其族人天性好鬥。相傳,其先祖的生活之地曾有蒼龍出現,騰躍於雲霧之間。
“左朱雀之茇茇兮,右蒼龍之躣躣。”
祈求上蒼的庇護,佑國泰民安,無病無災,故取國名北蒼。
在北蒼,曆代君主英勇善戰,將士們在戰場上鬥誌昂揚,所向披靡;另外,再派出數名使臣在九州大地招賢納士,宣揚君仁臣直之道。
漸漸地,北蒼的疆土與實力逐日強盛,成為九州的最強王者。
國力的強盛,使北蒼國君不屑與周邊國家的君主同稱王,與國師商量研究一番後,改稱北帝。哪個國家敢跟風稱皇稱帝,他便打誰,將其國土收歸己有。
從那以後,好長的一段歲月裡,諸國對北蒼是敬畏有加。
有的敬而遠之,有的自認附屬之國,歲歲納貢討好,桑蘭就是這麼強大起來的。燕蜀國君見罷,咬咬牙,放下身份有樣學樣,才有了今日的規模與聲望。
唯獨大齊有血性,不甘心俯首帖耳,頂多表麵恭謹些。
每次和北蒼有了利益之爭,雖然爭不過,回去之後舉國痛罵北蒼的君臣乃上古蠻子,必遭天譴。
實力不行,至少嘴上要贏,反正北蒼也不計較。
另外據傳,北月氏有千年王族的氣運,稱王距今已有七百餘年。掐指一算,北蒼離亡國尚有兩百餘年,快了快了。
諸國大臣如是開解君王,安慰自己。
不過,氣運這東西縹緲虛幻得很,作不得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