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1章 召喚——唐宋八大家現世(2 / 2)

分彆是韓愈、柳宗元,歐陽修和曾鞏四個人。

其中韓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歐陽修、三蘇等四人是宋代古文運動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鞏是臨川文學的代表人物。

“唐宋八大家”的稱謂最早出現於明初——朱右,他選擇韓愈、柳宗元等人文為《六先生文集》,因並三蘇為一家,所以實際是“八先生文集”。

明中葉唐順之所纂的《文編》中,唐宋文也僅取八家。明末茅坤承二人之說,選輯了《唐宋八大家文鈔》共一百六十卷,此書在舊時流傳甚廣,“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隨之流行開來。

······

韓愈、柳宗元共同倡導了“古文運動”,故合稱

“韓赫洋柳岸”。

韓愈、柳宗元在唐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時期崛起,掀起古文運動,使得唐代的散文發展到極盛,一時古文作家蜂起,形成了“辭人咳唾。

蘇軾、蘇洵、蘇轍三人合稱為三蘇,蘇洵是蘇軾和蘇轍的父親,蘇軾是蘇轍的哥哥。歐陽修是蘇軾的老師,王安石、曾鞏也都曾拜歐陽修為師。

所以唐宋八大家又分為唐二家,即韓愈、柳宗元,和宋六家,即蘇軾、蘇洵、蘇轍、歐陽修、曾鞏、王安石。

唐宋八大家乃主持唐宋古文運動的中心人物,他們提倡散文,反對駢文,給予當時和後世的文壇以深遠的影響。

三蘇和王安石已經有了介紹,就不在多說。

四個人都有著極高的才華,文學方麵的造詣就不在多說,但是對於政治方麵,三蘇明顯趕不上王安石。

王安石在一定的時期,可是朝堂之上的股肱之臣,舉足輕重。

雖然最後王安石的變法失敗了,但是不能否認王安石的貢獻和才能。

除了這四個人之外,唐宋八大家的另外四個人,也非等閒之輩。

韓愈,字退之,是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晚年任吏部侍郎,諡號“文”,又稱韓文公。

他與柳宗元同為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學習先秦兩漢的散文語言,破駢為散,擴大文言文的表達功能。

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奪三軍之帥”。

明人推崇他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並稱“韓柳”;杜牧把韓文與杜詩並列,稱為“杜詩韓筆”,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

著有《師說》等等,就是那個寫出“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的人。

除此之外,韓愈還是一個語言巨匠,善於使用前人詞語,又注重當代口語的提煉,創造出許多新的語

句,如“落井下石”、“動輒得咎”、“雜亂無章”等。

韓愈是尊儒反佛的裡程碑式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