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3章 儒家高徒——曾鞏(2 / 2)

為治理黃河,朝廷從各地調集民工,要從齊州調南丁兩萬。

當曾鞏聽說一些地方的戶口有漏登、瞞報現象後,馬上決定開展人口普查工作,從下至上,層層上報,反複核實,他的這一務實作風,使許多尋常百姓免去了徭役之苦,減輕了他們的負擔。

曾鞏在齊州推行王安石的新法,刺激了農業生產;修建齊州北水門,解決了困擾齊州城多年的水患問題;疏浚了大明湖。

後人在千佛山建曾公祠,在大明湖畔建南豐祠,為了紀念曾鞏為齊州所作的巨大貢獻。

在洪州的時候,曾鞏曾經把官舍改為臨時收容所,曾鞏調任洪州知州,兼江南西路兵馬都鈐轄。

任職之初,恰逢江西瘟疫流行。

曾鞏趕緊調配救災物資,迅速命令各縣、鎮儲備防疫藥物,以備萬一。

他安排人騰出州衙門的官舍,作為臨時收容所,給那些生病的士兵和染病無力自養的百姓居住,不但分派醫生給他們治病,還給他們免費提供飲食和衣被。

他派人隨時記錄疫情,把染病和沒染病者均登記造冊,及時彙總,然後從國庫調撥資金,按輕重緩急,依次有序地分發救濟款。

曾鞏在福州的時候,明確要求當官的不與民爭利。曾鞏曾經由洪州轉任福州知州。

在福州任上,曾鞏提出一個觀點,當官不能與民爭利。官府的蔬菜大量上市,擾亂了市場,導致菜價越來越低,以種菜為業的菜農賣不掉菜,收入大減。曾鞏他立刻取消了朝廷還撥給一定麵積的“職田”,保障了菜農的利益。

曾鞏在六十歲之後,他還被朝廷安排到明州、亳州、滄州等地任過知州,所到之地。

在實際工作中,曾鞏少於議論,多於實乾,說得少,做得多。他一生輾轉七八個州,在基層任職,及時處理了涉及百姓切身利益的問題,為百姓做了實事、好事。

······

扶蘇看完曾鞏的資料之後,不由深深地感慨。

這才是為國為民之人啊。

為老百姓乾實事,為老百姓做好事。

扶蘇心裡決定,這麼有才華,真心為國為民的人,自己一定要重用。

接著,扶蘇將手裡的召喚卡片捏碎,將唐宋八大家中的其餘四位召喚出來。

扶蘇接著將四人降生出去,安排的身份乃是三蘇的好朋友。

而曾鞏,扶蘇更是給其安排了一個特殊的身份。

齊國,儒家宗聖——曾子的後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