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9章 李衛當官 清朝名臣(2 / 2)

因為在曆史上,確實有李衛這麼一個人,而且還是一個忠臣。

李衛,字又玠,江南銅山人,清代名臣。

康熙五十六年、,李衛捐資員外郎,隨後入朝為官,曆經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深受雍正皇帝賞識,曆任戶部郎中、雲南鹽驛道、布政使、浙江巡撫、浙江總督、兵部尚書、署理刑部尚書、直隸總督等職,為官清廉,不畏權貴,不論所任何職,在位時能體察民間疾苦,深受百姓愛戴。李衛於乾隆三年病逝,年五十一,乾隆帝命按總督例賜予祭葬,諡敏達。

在浙江任上,李衛著重辦理了浙江海塘事宜。

海塘即海堤,是江浙兩省沿海居民用來抵禦海潮侵襲的重要設施。

海塘工程主要集中在錢塘江和嘉興、杭州、紹興四府,尤以錢塘江口的海寧塘最為險要。

李衛很重視修築海塘,幾乎每年都要奏請整治。

雍正六年七月,皇帝因不滿意江南總督範時繹對鬆江海塘改土易石工程的辦理,令李衛赴工查勘,並采納了李衛的修治方案,由李衛同江南督撫稽查治理。

海塘工程係由政府財政開支,但所撥款額多不敷用且必須先經奏準,然後興辦。

李衛在浙江多方麵自籌資金,“除應動用正項之外,皆係每歲設法鹽務等類節省額外盈餘陸續抵用”。

除了緝查私鹽,李衛亦擅長捕盜。雍正六年的時候,朝廷以“江南多盜”,而地方官又“非戢盜之才”為由,命李衛統管江南七府五州盜案,“將吏聽節製。”

李衛通過明察暗訪得知,當時江南盜賊出沒、橫行,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時任江南督臣的範時繹、

按察使馬世烆、遊擊馬空北對諸盜賊在一定程度上進行包庇,經常以替身代為受過,使其逃過一劫。

李衛得知此情況,毫不徇情上書彈劾。

範時繹隨後被解除職務,調離原官職,馬世烆、馬空北被發配充軍。

當時在江湖上有個人叫做——甘鳳池,其人武藝高強,江湖之上名氣很大。

他在康熙時期曾參加過反對朝廷的“朱三太子案”。

雍正時期,又聯係張雲如等從事反清複明的活動,並準備於雍正八年秋天舉事。

雍正七年,李衛偵破了這一犯罪團夥。甘鳳池最終被判處死刑。

除此之外,李衛十分地尊重文人。

因為李衛的官是捐來的,並不是科舉出身,所以他大字不識幾個。

這一點和李衛當官中的“小混混”模樣有一拚。

每次師爺等人起草公文奏章,都要讀給他聽,有

不合意的地方,他就口述修改。

讓人驚奇的是,李衛雖然不識字,但是人非常厲害,往往能切中問題要害,對此大家佩服得五體投地。

所以在一些事情上,眾人也都願意去請教李衛。

心裡也不覺得李衛不識字是多麼丟人的事情。

李衛用自己的才華,征服了眾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