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0章 戰神李牧 一人之力勝十萬雄獅(2 / 2)

李牧生平事跡大致可劃分為兩個階段,先是在趙國北部邊境,抗擊匈奴。;後以抵禦秦國為主,因在宜安之戰重創秦軍,得到武安君的封號。

李牧的佩劍為鎮嶽劍。

因在趙國北部邊境,以一人之力抗擊十萬匈奴難渡雁門關,且曾在漳水戰場上使秦國軍隊

無法踏過趙國土地一寸而被譽為“軍陣之神”與“獵狼人”。

李牧長期駐守代地雁門郡,防備匈奴。

他有權根據需要設置官吏,防地內城市的租稅都送入李牧的幕府,作為軍隊的經費。

他每天宰殺幾頭牛犒賞士兵,教士兵練習射箭騎馬,小心看守烽火台,多派偵察敵情的人員,對戰士待遇優厚。

訂出規章說:“匈奴如果入侵,要趕快收攏人馬退入營壘固守,有膽敢去捕捉敵人的斬首。”

匈奴每次入侵,烽火傳來警報,立即收攏人馬退入營壘固守,不敢出戰。

像這樣過了好幾年,人馬物資也沒有什麼損失。可是匈奴卻認為李牧是膽小,就連趙國守邊的官兵也認為自己的主將膽小怯戰。

趙王責備李牧,李牧依然如故。趙王發怒,把他召回,派彆人代他領兵。

此後一年多裡,匈奴每次來侵犯,就出兵交戰。出兵交戰,屢次失利,損失傷亡很多,邊境上無法耕田、放牧。

趙王隻好再請李牧出任。李牧閉門不出,堅持說有病。趙王就一再強使李牧出來,讓他領兵。

李牧說:“大王一定要用我,我還是像以前那樣做,才敢奉命。”趙王答應他的要求。

李牧來到邊境,還按照原來的章程。

匈奴好幾年都一無所獲,但又始終認為李牧膽怯。

邊境的官兵每天得到賞賜可是無用武之地,都願意打一仗。

於是李牧就準備了精選的戰車一千三百輛,精選的戰馬一萬三千匹,敢於衝鋒陷陣的勇士五萬人,善射的士兵十萬人,全部組織起來訓練作戰。

同時讓大批牲畜到處放牧,放牧的人民滿山遍野。匈奴小股人馬入侵,李牧就假裝失敗,故意把幾千人丟棄給匈奴。單於聽到這種情況,就率領大批人馬入侵。

李牧布下許多奇兵,張開左右兩翼包抄反擊敵軍,大敗匈奴,殺死十多萬人馬。滅了襜襤,打敗了東胡,收降了林胡,單於逃跑。

此後十多年,匈奴不敢接近趙國邊境城鎮。

可以說凶威赫赫。

······

紫女不由回想起李牧的事跡,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

“大王,是李牧啊”,紫女的臉色有些凝重。

所謂“人的名,樹的影”,李牧能夠名聲這麼響亮,被後人敬仰,並不是浪得虛的。

“我知道”,扶蘇點了點頭。

李牧可以說是真的“以一人之力,卻十萬雄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