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4章 民族英雄??文天祥 《正氣歌》(2 / 2)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蒼冥。

皇路當清夷,含和吐明庭。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在齊太史簡,在晉董狐筆。

在秦張良椎,在漢蘇武節。為嚴將軍頭,為嵇侍中血。為張睢陽齒,為顏常山舌。

······

牛驥同一皂,雞棲鳳凰食。一朝蒙霧露,分作溝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癘自辟易。

哀哉沮洳場,為我安樂國。豈有他繆巧,陰陽不能賊。顧此耿耿存,仰視浮雲白。

悠悠我心悲,蒼天曷有極。哲人日已遠,典刑在夙昔。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

······

這一首《正氣歌》不知道鼓舞了多少儒生,文臣。

其作用不次於孟子的“吾善養浩然之氣”。

浩然之氣,此乃正氣!

《宋史》中評價文天祥:體貌豐偉,美皙如玉,秀眉而長目,顧盼燁然。論曰:自古誌士,欲信大義於天下者,不以成敗利鈍動其心,君子命之曰“仁”,以其合天理之正,即人心之安爾。商之衰,周有代德,盟津之師不期而會者八百國。伯夷、叔齊以兩男子欲扣馬而止之,三尺童子知其不可。他日,孔子賢之,則曰:“求

仁而得仁。”宋至德祐亡矣,文天祥往來兵間,初欲以口舌存之,事既無成,奉兩孱王崎嶇嶺海,以圖興複。觀其從容伏質,就死如歸,是其所欲有甚於生者,可不謂之“仁”哉。宋三百餘年,取士之科,莫盛於進士,進士莫盛於倫魁。自天祥死,世之好為高論者,謂科目不足以得偉人,豈其然乎!

······

扶蘇看著手裡的召喚卡片,“文天祥,你放心,寡人一定不會讓悲劇重演的”,扶蘇說著,將手裡的召喚卡片捏碎。

隨著,扶蘇的動作,文天祥出現在召喚空間的內部。

此時的文天祥,文人打扮。

帶著文人的衣冠、穿著儒服。

身子挺直,充滿了傲骨。

“文天祥拜見大公子”,文天祥對著扶蘇行禮道。

“天祥請起”,扶蘇將文天祥攙扶起來。

扶蘇看著麵前的這個文人,不由想起了關於文天祥的事情。

傳聞之中,文天祥在獄中曾收到女兒柳娘的來信,得知妻子和兩個女兒都在宮中為奴,過著囚徒般的生活。文天祥明白:隻要投降,家人即可團聚。

但文天祥不願因妻子和女兒而喪失氣節。他在寫給自己妹妹的信中說:“收柳女信,痛割腸胃。人誰無妻兒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這裡,於義當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環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淚下哽咽哽咽。”

文天祥被押解到柴市口刑場的那天。監斬官問他:“丞相還有甚麼話要說?回奏還能免死。”文天祥喝道:

“死就死,還有甚麼可說的!”他又問監斬官:“哪邊是南方?”有人給他指了方向,文天祥向南方跪拜,說:“我的事情完結了,心中無愧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