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2章 斬龍術 斷天梯 《六甲天書》(2 / 2)

劉基博覽群書,諸子百家無一不窺,尤其對天文地理、兵法數學,更有特殊愛好,潛心鑽研揣摩,十分精通。

有一次,探訪程朱理學故裡—徽州,得知歙縣南鄉的六甲覆船山有一本《六甲天書》,便探秘覆船山,原來這裡隱藏了一個完整的明教社會,不僅找到了《奇門遁甲》而且還結識了一大批明教聖者,劉基的虛心好學和出眾才智,使他在這裡學就和掌握了豐富的奇門鬥數知識,回家後就在家鄉出了名,大家都說他有魏征、諸葛孔明之才。

······

明武宗正德八年,朝廷贈他為太師,諡號文成。

明世宗嘉靖十年,劉基的同鄉、刑部郎中李瑜向明世宗朱厚熜上疏說:“劉基宜侑享高廟,封世爵如中山王徐達”

,朝廷再度討論劉基的功績,並決議劉伯溫應該和徐達等開國功臣一樣,配享太廟。

在這一年,劉基的九世孫處州衛指揮劉瑜襲封為伯爵。

施德政、得民心是劉基治國思想的核心,也是他建功立業的思想理論依據。

民本思想是劉基德政的出發點,不僅具有政治性,而且還有經濟性,是統治者施政的基本方針,並通過生產實踐和一生的親民行動為表率。

對於消滅陳友諒和張士誠的先後問題上,劉基正確分析了當時的軍事形勢,提出先滅陳友諒再取張士誠的正確建議,為朱元璋殲滅群雄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明朝建立後,劉基建議實行的衛所製度,加強了皇帝對軍隊的控製,對於鞏固中央集權起到了重要作用。

劉基一直來主張對民眾要教化,使其明法懂法,劉基對《大明律》的製定,也起到重要的的作用。

楊守陳《重鋟誠意伯文集序》說:“漢以降,佐命元勳多崛起草莽甲兵間,諳文墨者殊鮮,子房之策不見辭章,玄齡之文僅辦符檄,未見樹開國之勳業而兼傳世之文章如公者,公可謂千古之人豪矣。”

《明史》評價:“基、濂學術醇深,文章古茂,同為一代宗工。而基則運籌帷幄,濂則從容輔導,於開國之初,敷陳王道,忠誠恪慎,卓哉佐命臣也。至溢之宣力封疆,琛之致命遂誌,宏才大節,建豎偉然,洵不負弓旌之德意矣。”

除此之外,朱元璋也對劉基有很高的評價:“劉基學貫天人,資兼文武;其氣剛正,其才宏博。議論之頃,馳騁乎千古;擾攘之際,控禦乎一方。慷慨見予,首陳遠略;經邦綱目,用兵後先。卿能言之,朕能審而用之,式克至於今日。凡所建明,悉有成效。”

劉基對於書籍,有過目不忘的本領。

他曾經在元朝大都的一家書店中翻閱一本天文書,翻過一遍後竟然立即能背出來,書店的主人便要將書送給他,他卻說:“書已經在我的胸中了,要書何用?”

劉基留下的傳說太多了太多了。

流傳最廣的就是劉基斬龍脈,斷天路的故事,讓劉伯溫的身上多出了一股朦朧的色彩。

除此之外,還有幾個流傳相對較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