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8章 禦駕親征 檀淵之盟(2 / 2)

參知政事王欽若是江南人,主張遷都金陵。

樞密副使陳堯叟是四川人,提議遷都成都。他們主張用躲避遼國的辦法,應付遼國的入侵。

宋真宗本來就無心抗敵,更表現得惶恐不安。隻有寇準與畢士安堅決主張抵抗,當宋真宗問他們的意見時,王欽若、陳堯叟二人正好在場。

寇準心裡明白,遷都之議就是他們提出的,但他卻假裝不知,對宋真宗說出了自己的意見。

寇準的意見阻止了妥協派逃跑避敵的主張。為了消除王欽若對宋真宗的影響,寇準把他從宋真宗身邊調到天雄軍前線去防遼兵。

十月,遼兵攻下祁州,向東南推進,經貝州,直撲澶州城下。這樣一來,不僅河北大片領土陷入敵手,而且僅隔一河的都城汴京也暴露在遼國騎兵的威脅之下。事實擺在麵前,隻有堅決抗敵才是惟一的出路。怯弱的宋真宗在寇準的督促下終於決定親征。

但統治集團內部仍然有不少人對抗敵沒有信心,甚至當時的宰相畢士安也以自己抱病在身,以及太白星白天出現對大臣不祥為借口,不願隨駕北征,並對寇準促使宋真宗親征說三道四。

在寇準的督促下,宋真宗讓雍王留守京師,自己起駕北上。

遼軍已抵北城附近,宋真宗不敢過河,隻願駐紮在南城。寇準力請渡河,真宗猶豫不決。

當真的金龍旗在澶州北城樓上一出現,城下北宋的兵民立即歡聲雷動,氣勢百倍。真宗到澶州北城象征性地巡視後,仍回南城行宮,把寇準留在北城,負責指揮作戰。宋真宗幾次派人探視寇準的舉動。寇準與知製誥楊億在城樓上喝酒下棋,十分鎮定。寇準胸有成竹,使宋真宗不再恐慌。

自從遼國大舉入侵之後,各地軍民英勇抗敵。遼軍雖然號稱二十萬,卻是孤軍進入,供給線長,糧草不繼。十月以後,遼**隊在戰場上節節失利。尤其是真宗親臨北城時,遼軍先鋒蕭撻覽在澶州城下被宋將李繼隆部將張環用精銳的床子弩射殺,極大地動搖了契丹軍心。因此遼國太後蕭綽及大丞相耶律隆運估計在戰場上撈不到什麼便宜,便轉而向北宋議和,企圖從談判桌上獲得在戰場上得不到的好處。

於是,在妥協派的策劃下,於同年十二月,宋遼雙方訂立了和約。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澶淵之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