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9章 無樓台相公 吳中四傑(2 / 2)

扶蘇怎麼也沒有想到,時隔這麼多年,他終於再次抽出了一張“親朋好友”召喚卡。

這親朋好友召喚卡,他已經五六年沒有見到過了。

想念的很啊。

親朋好友召喚卡屬於人物召喚卡的一種,但是可以得到的幾率非常小。

扶蘇兩眼淚汪汪的,頗有一種“老鄉見老鄉”的衝動。

召喚卡的上麵,大大地寫著四個大字——吳中四傑!

這個可能有人不知道,但是說出來這個四個人的名字,相信不知道的很少。

基本上都是名人。

吳中四士指張若虛、賀知章、張旭和包融。

這裡麵張旭的地位可能最高,因為這家夥可是被封為了“聖”的存在。

張旭那是大名鼎鼎的“草聖”。

草聖都知道吧,就是那個喝醉了酒,書寫狂草,寫的自己都不認識的牛人!

張旭是唐朝吳縣人,開元、天寶時在世,曾任常熟縣尉,金吾長史。

以草書著名,與李白詩歌,裴旻劍舞,稱為“三絕”。詩亦彆具一格,以七絕見長,與李白、賀知章等人共列飲中八仙之一。與賀知章、張若虛、包融號稱“吳中四士”。書法與懷素齊名。

性好酒,據《舊唐書》的記載,每醉後號呼狂走,索筆揮灑,時稱張顛,被後世尊稱為“草聖”。

張旭的書法,始化於張芝、二王一路,以草書成就最高。

他自己以繼承“二王”傳統為自豪,字字有法,另一方麵又效法張芝草書之藝,創造出瀟灑磊落,變幻莫測的狂草來,其狀驚世駭俗。

相傳他見公主與擔夫爭道,又聞鼓吹而得筆法之意;在河南鄴縣時愛看公孫大娘舞西河劍器,並因此而得草書之神。

顏真卿曾兩度辭官向他請教筆法。

張旭是一位純粹的藝術家,他把滿腔情感傾注在點畫之間,旁若無人,如醉如癡,如癲如狂。

韓愈《送高閒上人序》中讚之:“喜怒、窘窮、憂悲、愉佚、怨恨、思慕、酣醉、無聊、不平,有動於心,必於草書焉發之。觀於物,見山水崖穀、鳥獸蟲魚、草木之花實、日月列星、風雨水火、雷霆霹靂、歌舞戰鬥、天地事物之變,可喜可愕,一寓於書,故旭之書,變動猶鬼神,不可端倪,以此終其身而名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