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1章 兩腳羊 最黑暗的時代(2 / 2)

隻有殺,才能止殺。

······

如果曹操可以一統天下,也不會讓九州的力量,十不存一。

而且曹操此人唯才是舉,漢時期選拔官吏,被選用人既要有仁義孝悌等方麵封建道德品質,也要有高貴的家世出身。

曹操用人不重虛譽,他選用官員要“明達法理”,能行法治。

用崔琰、毛玠掌管選舉,“其所舉用,皆清正之士,雖於時有盛名而行不由本者,終莫得進。務以儉率人,由是天下之士莫不以廉節自勵,雖貴寵之臣,輿服不敢過度”。社會風氣有所好轉。

為維護和發展勢力,讓更多的人為自己的事業服務,不受上述標準限製,強調“唯才是舉”。隻要有才能,即使缺少封建道德品質、出身下層的人,他也注意提拔。

他先後下了三次“求賢令”,選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打破世族門第觀念,羅致地主階級中下層人物,抑製豪強,加強集權。

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得到恢複和發展。

曹操的思想受儒家影響,其根基屬於儒家思想範疇,尚仁義禮讓,並試圖以仁義、道德、禮讓教民和行政,即“治定禮為首”。

另一方麵,曹操重法尚術,嚴刑峻法,史載甚明,這構成曹操思想的另一重要側麵,此即“撥亂刑為先”。

所以,曹操的思想是一個矛盾的統一體。處於亂世之中的曹操既強調刑法,也沒有忘記禮教之用。他始終尚禮重法,兩手俱用,並在禮法並舉、兩手俱用中表現出了特有的譎詐之能。

在禦將方麵,曹操拔於禁、樂進於行陣之間,取張遼、徐晃於亡虜之內,皆佐命立功,列為名將。曹操能夠根據將領特點,用其所長。

例如,許褚、典韋壯武有力,忠誠奉法,曹操就讓他們戰則為軍鋒,息則統親兵;臧霸有恩信於東土,曹操將青、徐二州托付於他,從而得以專心對付袁紹,不必以東方為念;降將文聘本是劉表帳下大將,在江漢一帶頗有威恩,曹操任其為江夏太守,委以邊事,使禦孫權。

在帶兵方麵,他治軍嚴整,法令嚴明,一次在行軍途中,曹操傳令不得使戰馬踐踏麥地,如有違犯,一律斬首。士兵皆下馬步行,惟恐踏壞麥苗。可曹操的戰馬因受驚嚇踏了麥田。

他即拔劍割下自己一撮頭發,以示處罰,足見執法認真。

曹操在北方屯田,興修水利,解決了軍糧缺乏的問題,對農業生產恢複有一定作用。

建安元年,曹操采納棗祇等人的建議,利用攻破黃巾所繳獲的物資,在許下募民屯田,當年即大見成效,得穀百萬斛。於是曹操命令在各州郡設置田官,興辦屯田。

屯田有效地解決了曹操集團的糧食問題,在興置屯田的同時,曹操采取各種措施,扶植自耕農經濟。針對當時人口流失,田地荒蕪的情況,曹操先後采取招懷流民、遷徙人口、勸課農桑、興修水利、檢括戶籍等辦法,充實編戶,恢複農業生產。此外,曹操還陸續頒布法令,恢複正常租調製度,防止豪強兼並小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