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5章 巨無霸 英國公——李績(2 / 2)

謝玄正在攻打天竺,巨無霸正好派上用場。

扶蘇看了看勝於的兩個條件,考慮一二之後,還是使用了。

扶蘇第一個召喚的人物叫做——李績,也就是演義中的徐茂公。

英國貞武公李績,原名徐世績。

唐高祖李淵賜其姓李,後避唐太宗李世民諱改名為李績,曹州離狐人,唐初名將,與李靖並稱,被封為英國公,為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早年從李世民平定四方,後來成為唐王朝開疆拓土的主要戰將之一,曾破東突厥、高句麗,功勳卓著。

李績一生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出將入相,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被朝廷倚之為長城。

顯慶二年奉旨與蘇敬、孔誌約、許敬宗、於誌寧等編《新修本草》二十卷,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藥典。

總章二年十二月初三戊申日,李績卒,享年七十六歲,唐高宗輟朝七日,贈李績太尉、揚州大都督,諡號貞武,陪葬昭陵。

隋煬帝大業末年,李績才十七歲,見天下大亂,就近參加了翟讓的軍隊。

隋朝遣名將張須陀討伐,翟讓嚇得要跑,李績止之,與隋軍兩萬多人交戰,竟於陣中斬張須陀,大敗官軍。當時,蒲山公李密參與楊玄感反叛,兵敗逃亡。李績與浚儀人王伯當知道李密為天下英雄,一同勸說翟讓奉李密為主,以收買人心,擴大影響。

隋朝令王世充討伐李密,李績多次拒戰,以奇計在洛水兩岸幾次大敗王世充,李密因此封他為東海郡公。

當時河南、山東大水,饑民遍地,隋朝賑給不周,每天餓死數萬人。

李績向李密進言:“天下大亂,本是為饑。如果我們攻陷黎陽國倉,大事可成矣”李密聽計,派李績帶五千人自願武渡黃河掩襲黎陽倉隋朝守軍,當日攻克,開倉招民眾隨便領糧,十天之間,就招募到兵士二十多萬人。

一年多後,宇文化及江都弑隋煬帝,越王楊侗即位於東京洛陽,赦免李密諸人,封魏國公,拜太尉。隋廷又授李績右武侯大將軍,命他們一同討伐宇文化及。李績守黎陽倉城,宇文化及率軍四麵攻城,形式危急,李績從城中向外挖地道,忽然現身城外,大敗宇文化及,解圍而去。

李績前後戰勝所得到的黃金、絲帛,都分發給將士。

剛到黎陽倉時,去領糧的人有數十萬人。

魏征、高季輔、杜正倫、郭孝恪都到黎陽倉做客,他們一出現在眾人之中,李績就恭敬地以禮相待,把他們引到臥室裡,談笑而忘記了疲倦,到平定虎牢關,抓獲偽鄭州長史戴胄,知道了他的品行、才能,很快就釋放了,這些人一一受到李績的推薦,都做到了顯貴的高官,當時人們稱李績有知人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