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焱妃的震驚 尉遲敬德地投奔(2 / 2)

內,很少有人知道,不過這個尉遲敬德卻不一樣,據說脾氣火爆,武藝高強,很多兵家高手都不是他的對手,被稱為尉遲家族的中興人物,沒有想到,他竟然也來了”,諸葛亮雖然也知道尉遲敬德的信息,但是知道卻不多。

扶蘇聽到諸葛孔明的話,不由點了點頭,腦海裡麵不禁浮現出曆史上尉遲恭的信息。

尉遲恭,字敬德,朔州平魯下木角人,是唐朝著名的名將,官至右武候大將軍,被封鄂國公,是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尉遲恭為人純樸忠厚,勇武善戰,一生戎馬倥傯,征戰南北,馳騁疆場,屢立戰功。

在玄武門之變時,他幫助李世民奪取帝位,很受李世民的其中。

尉遲恭在顯慶三年去世,唐高宗為其廢朝三日,冊贈“司徒”、“並州都督”,諡號“忠武”,陪葬在昭陵。

尉遲恭被後世尊為民間驅鬼避邪、祈福求安的門神。傳說其麵如黑炭,在華夏傳統文化中,尉遲恭與

秦叔寶“門神”守將。

尉遲恭作為唐初大將,自從歸附了李世民之後,憑借高超的武藝,多次冒險救李世民於危難之中,立下不世之功。

特彆是在玄武門事變中,不但殺死了李元吉,救了李世民之命,還請高祖下令,令諸軍皆屬李世民指揮,內外遂定,力挽狂瀾。

尉遲恭同時還有遠見的卓識,在玄武門事變後,對太子的黨羽主張釋而不殺,這一舉措迅速緩和了內部矛盾,同時還為李世民保留了魏征那樣的大批棟梁之材。

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可以這樣說:沒有尉遲恭,也就沒有李世民,也就沒有後來的大唐盛世。

在性格上,尉遲恭純樸忠厚,自歸李世民之後,從無二心,為其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在拒絕娶公主一事上,更顯示出高貴的品質。

當是尉遲恭有些居功自負,十分地好麵子,特彆是萬年,因為年輕時候的功勞,經常有些不知輕重。

《舊唐書》曾言:“敬德奪槊陷陣,鼓勇王師,

卻賂報恩,竭忠霸主。然而奮拳負氣,非自全之道;文皇告誡之言,可為功臣藥石。叔寶善用馬槊,拔賊壘則以寡敵眾,可謂勇矣。知節誌平國難,拜隼籞則致命輔君,可謂忠矣。而並曉世充之猜貳,識唐代之霸圖,可謂見幾君子矣。誌玄中鏑不言,竟安師旅。公謹投龜定議,誌助儲君。皆所謂猛將謀臣,知機識變。有唐之盛,斯實賴焉。”

讚曰:“太宗經綸,實賴虎臣。胡、鄂諸將,奮不顧身。圖形淩煙,配食嚴禋。光諸簡冊,為報君親”。

無論是曆史,還是,對尉遲敬德評價都非常的高。

就在扶蘇沉思回想的時候,一個黑臉大漢走了進來,在他的手中拿著一根竹節鋼鞭,抬頭挺胸,器宇軒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