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鳴金收兵 百葬山(2 / 2)

獵犬終須山上喪,將軍難免陣前亡。

戰爭不是兒戲,哪有不死人的戰爭。

“好了,尉遲將軍,你下去領三十軍棍,善後的事情交給我了”,諸葛孔明擺了擺手。

在整個東胡城,諸葛孔明是權利最大的一個,當然,這也得益於扶蘇對他的信任。

“是”,尉遲敬德皮糙肉厚,三十軍棍,休息兩天就好了。

等尉遲敬德走出之後,諸葛亮將自己身邊的侍衛交個過來。

“先生”。

“今天戰死了很多了士兵,他們都是好樣的,所以他們不能白白犧牲,他們是我們東胡城的英雄,他們的家人就是我們的家人,凡是犧牲將領的家人,每一家一百刀幣,除此之外,以後有什麼麻煩事也幫忙解決一下”,諸葛亮有條不紊地對其說道。

“是,先生”,護衛邴然,可以想象,諸葛亮此策,不僅可以收攏民心,讓那些家庭感恩戴德,而且還能夠激勵將士。

有了這樣的政策,即使自己身死,自己的家人也能過上好日子,這樣的結果就會導致這些將士沒有了後顧之憂,在戰場之上悍不畏死。

果然,那些哭泣的家人在得到消息之後,不禁對諸葛亮感恩戴德,更對公子扶蘇,對大秦感恩戴德。

這些人中,不乏來自七國的農民,有的被當地惡霸欺壓,生活不下去,有的生活貧苦,食不果腹,沒有辦法,隻能遠走他鄉,還有的是聽說東郡的政策很好,前來投奔······各種各樣的目的。

他們沒有想到,來到這裡,他們真的沒有遭受到歧視,被給予了一大片土地,所以七國的百姓前來投

奔的越來越多。

死去的士兵被統一安葬在山脈之上,被人守護,避免被人打擾。

而這座山,在未來也成為了一座傳奇,因為這座山上不僅埋在著保家衛國的將士,而且在幾十年之後,諸葛亮和尉遲敬德身死之後,兩個人都選擇了在這個地方安息。

他們要求自己的子嗣,在自己死後,將自己安葬在此山的山巔之上,守護一方。

他們從這裡開始,也想從這裡結束。

而此山,也成為了一座聞名天下的名山——百葬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