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一代名相——魏征(2 / 2)

長樂公主李麗質因長孫皇後所生,李世民對她特彆鐘愛,將她許配給長孫無忌之子長孫衝。貞觀六年開始準備嫁妝,唐李世民對眾臣說“長樂公主,皇後所生,朕及皇後並所鐘愛。今將出降,禮數欲有所加”。

大臣紛紛表示“陛下所愛,欲少加之”,於是進言請求雙倍於永嘉長公主,李世民欣然同意。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魏徵對此表示反對。因為永嘉公主乃是長樂公主的姑姑。此舉逾越了禮製。

李世民回宮把此事告訴了長孫皇後。長孫皇後得知此事後感歎魏徵能“引禮義抑人主之情”,並對他大加讚賞。特地派人前去賞賜給魏徵絹四百匹、錢四百緡,並傳口訊說:“聽聞你正直,現在見識到了,希望你一直保持,不要改變”。在李世民並未有所表

示的時候,長孫皇後直接對魏徵加以賞賜,並暗示自己會給予支持,可謂給魏徵注入了強心劑。也正是因為有長孫皇後這樣的靠山,魏徵的正義直諫才會這般順利。

不久魏徵晉升爵位為郡公。

貞觀十年,長孫皇後去世,葬於昭陵,諡號文德皇後。長孫皇後入葬昭陵後,李世民對她思念無法停止,為了緩解思憶之苦,便在宮中建起了層觀,終日眺望妻子的陵墓,還讓大臣陪同悼念。

一次李世民讓魏徵陪同,並指著昭陵的方向問魏徵是否看清了,魏徵裝作沒看見,李世民頓時著急,問“怎麼會沒看見,那是昭陵啊!”

魏徵聞言回答說“以為陛下望的是獻陵,原來是昭陵啊!”李世民聽後明白魏徵是在提醒自己,不要隻顧及思念亡妻而忘了父親。於是便哭著下令拆掉了層觀。儘管李世民這樣追思妻子的行為是違背禮教傳統的,卻是一個天子的真情流露。

除此之外,魏征還對李世民提了很多的建議,都

被李世民一一采納。

所以在魏征死後,李世民說出了一段名傳千古的話:“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意思是:我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鏡矣!

可見魏征在李世民心裡的地位,而且其在淩煙閣之上的排名乃是第四名,要知道前麵三個,有兩個是李世民的親戚。

一個是長孫無忌,李世民的大舅子,一個是李孝恭,李世民的堂兄弟,除了第三的杜如晦,都是親戚。

不是說長孫無忌和李孝恭沒有本事,而是裡麵存在一些水分,李世民可沒有那麼大公無私,小心眼也多得很。

除此之外,魏征和李世民隻見還有很多傳奇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