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大聖遺音 《空山鳥語》(2 / 2)

弄玉的琴也換了,換成了九州傳承千古的名琴——大聖遺音。

“大聖遺音”產生在唐代至德元年,是皇帝李亨即位後所作的第一批宮琴。由於此時的聽琴人是由盛唐開元、天寶時代過來的。因此,所作“大聖遺音”琴依然保持了盛唐時期的風貌,具有秀美而渾厚的氣度。

它的渾厚感表現在琴麵大而厚的弧度。

另外“大聖遺音”琴的銘刻,也有彆於普通的古琴。看上去像大蛇腹紋,而在這些紋理之間又出現了若乾細小的牛毛斷紋。

這些斷紋是隨著漆質的老化而產生的。

“大聖遺音”琴具備了奇、古、透、潤、靜、圓

、勻、清、芳等九種美好音色。

可以說是集韻味於一器,是目前傳世古琴中很難得的。

“大聖遺音”琴形製修長,作圓首與內收狹尾,相傳為“神農式”,梧桐木斫,髹栗殼色與黑色相間的漆,局部有跦漆修補,純鹿角灰漆胎,蛇腹斷紋中現小牛毛斷紋。通長一百二十厘米,肩寬約二十一厘米,尾寬約十三厘米,厚為五厘米,底厚一厘米。

圓形龍池,扁圓鳳沼,腹內納音微隆起。琴背銘刻,龍池上方刻寸許行草“大聖遺音”四個字,池下方刻二寸許大方印一篆“包含”二字,池之兩旁刻隸書銘文“巨壑迎秋,寒江印月。萬籟悠悠,孤桐颯裂”十六個字,均埴以金漆,俱係舊刻,腹內在池之兩側有跦漆隸書款“至德丙申”四字。琴音鬆透響亮,饒有古韻。造型渾厚優美,漆色璀璨古穆,斷紋隱起如虯,銘刻精整古樸,金徽玉軫,富麗堂皇,非凡品所能企及。

不用說,大聖遺音是扶蘇召喚出來的,然後送給

了弄玉。

幾天前,扶蘇回到了東郡,便將大聖遺音交給了弄玉,眾女之中,隻有弄玉有資格,也有水平彈奏她。

弄玉得到大聖遺音之後,驚為天人,這琴的音色實在太棒了,沒有一絲一毫地雜音。

得到大聖遺音的弄玉十分地興奮,忍不住彈奏了一曲《空山鳥語》,沒有想到,整個東郡城內的所有鳥雀都集中到院子裡麵,傾聽弄玉那至高無上的琴音。

當然,扶蘇也不是沒有好處,弄玉為了感謝扶蘇,死死地癡纏了扶蘇幾個晚上,而且還解鎖了幾個姿勢。

要知道,弄玉可是“土著”,並不是召喚出來的,對扶蘇言聽計從,弄玉十分的保守,能解鎖幾個姿勢,已經十分不容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