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懸絲診脈 虎守杏林(2/5)(2 / 2)

除了“懸絲診脈”之外,還有“藥王醫龍”的傳說。

相傳唐耀州五台山下,幾個人抬著一口白木棺材,後麵跟著一位老婦人。

老婦人仰麵捶胸,號啕大哭,悲痛欲絕。

正行走間,碰見一老者,童顏鶴發,身背葫蘆,看老婦人十分傷心,不由好奇萬分,上前詢問為何?

但是老婦人隻管嚎天呼地,痛哭不已,對老者看也不看,理也不理。

老者看那棺材,發現有血滴,忙安慰老婦人,說關內之人還有救。

老婦人聽說棺內人有救,半信半疑,停止了哭聲,心想:事已如此,也隻有這樣了。也許天可憐我,女兒有救。於是邊擦眼淚邊對老者說道,女兒難產,已經死去兩天多了,現在已經無力回天了。

老婦人擦乾淚眼,抬頭一看,驚喜地發現,眼前

這位老人竟然是孫真人。

老婦人以為自己眼花,又用袖子擦了擦眼睛,定神仔細一看,真是孫真人,不覺大喜,急忙叫抬棺木的人停了下來。

抬棺的人以為老人氣糊塗了,傳來喊話,告訴老婦人,半路上不能停棺。

但是老婦人認死理,一定要讓對方停下。

眾人聽說孫真人來了,才停下來。

孫真人來到棺前,讓打開棺蓋一看,說:“好險啊,我若遲來一步,這母子二人可就真完了。”

隨即拿出銀針,找準穴位,紮進婦人身內,兩指撚提轉動。

眾人圍著棺木,噔大眼睛,摒住呼吸,盯著棺內婦人。稍停,棺內便傳出嬰兒的啼哭,產婦的叫聲,眾人才鬆了一口氣。

老婦人連連叩頭謝恩人。孫真人一針救二命,刹時消息不脛而走,轟動京兆,傳遍唐土。

從此,人們對孫思邈以“藥王”相稱,這也是藥

王名號的由來。

除此之外還有“虎守杏林”的傳說,傳說孫思邈在杏林撒懸壺濟世,有虎伏跪求醫,孫思邈首創“虎撐”治愈金簪卡喉之疾,虎有靈性,不複危害人畜,感恩為其守護“杏林”,並充當藥王坐騎。

藥王佩逝,虎繞寺哀嘯三日,然後才不知去向。

林林總總,在九州大地留下了太多的傳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