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1章 史家之絕唱 無韻之離騷——司馬遷(2 / 2)

李陵兵敗的消息傳到長安後,武帝本希望他能戰

死,後聽說他卻投了降,十分地惱怒,不高興。

當時滿朝文武官員都是察言觀色之人,幾天前還紛紛稱讚李陵的英勇,現在卻附和漢武帝,指責李陵的罪過。

這個時候,漢武帝詢問太史令司馬遷的看法,司馬遷一方麵安慰武帝,一方麵也痛恨那些見風使舵的大臣,儘力為李陵辯護。

李陵平時孝順母親,對朋友講信義,對人謙虛禮讓,對士兵有恩信,常常奮不顧身地急國家之所急,有國士的風範,比那些隻知道保全自己和家人的大臣不知道好了多少倍。

他們如今見李陵出兵不利,就一味地落井下石,誇大其罪名,所以他出言幫助李陵。

一方麵誇讚李陵,以五千步兵,在八萬匈奴士兵被包圍的情況下,竟然斬殺一萬多敵人。

絕對是赫赫功勞。

另一方麵,司馬遷也表達了對“援兵不到”的不滿,如果不是援兵不到,也許事情就不會產生這種變

化。

他的直言觸怒了漢武帝,漢武帝認為他是在為李陵辯護,貶低勞師遠征、戰敗而歸的漢武帝李夫人的哥哥李廣利,於是下令將司馬遷打入大牢。

司馬遷被關進監獄以後,案子落到了當時名聲很臭的酷吏手中,杜周嚴刑審訊司馬遷,讓司馬遷嘗試了各種肉體和精神上的殘酷折磨。

麵對酷吏,他始終不屈服,也不認罪。

不久之後,有傳聞說李陵曾帶匈奴兵攻打漢朝。漢武帝信以為真,便草率地處死了李陵的母親、妻子和兒子。

司馬遷也因此事被判了宮刑。

當時據漢朝的刑法,死刑有兩種減免辦法:一是拿五十萬錢贖罪,二是受“腐刑”。

司馬遷當時官小家貧,哪裡有這麼多錢贖罪。

腐刑既殘酷地摧殘人體和精神,也極大地侮辱人格。

司馬遷也不願意忍受這樣的刑罰,當時甚至想到

了自殺。

但人固有一死,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他想到了孔子、屈原、左丘明和孫臏等人,想到了他們所受的屈辱以及所取得的驕人成果。

司馬遷選擇了腐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