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戶外大型活動,最要緊的是看天氣,這年頭沒有天氣預報,入秋後又秋雨不斷,倒是得準備個預備方案。
得知盛景意這個煩惱,主簿說道:“不必擔心,雖說入秋後就秋雨綿綿,但按照往年的雨水來推算,到八月初應該就慢慢停了,到時正是秋高氣爽的好天氣,應當是不會下雨的。”
盛景意點頭。
她也看過這幾年上元縣的氣候變化,知道上元縣八月雨水漸少,實在不行,生活經驗豐富的勞動人民也會有辦法為自己的展區遮風擋雨!
盛景意又擬了邀請名單,讓寇承平出麵去邀請一批金陵商賈過來參加瑤池會。
要提高本地GDP,光薅自家羊毛是不夠的,還是得往外發展,吸引外來資金。
既然要辦這麼一場瑤池會(展銷會),當然得發揮它最大的價值,最好能當場簽訂供銷合同。到時候各村都富起來了,便是縣裡不給他們修路,他們自己也會修!
要是縣令沒大方地把這活兒交給她們來負責,盛景意是不會托寇承平出麵,隻出個主意就好。
現在縣令願意把這事交給她們練手,盛景意當然想把瑤池會辦大辦好!
寇承平一口攬下組織商賈去上元縣的事,上元縣離金陵又不遠,哪怕是給他個麵子,那些小商賈們也會答應。
何況楊二娘還會帶人過去演一出《八仙過海》。
這戲聽著就很新鮮,絕對是他們從前沒看過的!
那些小商賈們聽到寇承平私下透露的消息,果然都激動不已。就算是為了去看這麼一出新戲,他們也一定要去。
反正那瑤池會賣的都是些山貨土產,再貴也貴不到哪裡去,到時他們囫圇著買一批回來就是了。
寇承平不知道的是,他前腳剛走,後腳就有人把楊二娘帶人去上元縣演新戲的消息傳了出去。
這麼一傳,可就不得了了。
好你個千金樓,說是關起門來排《桃花扇》,實際上又偷偷出了新戲。新戲出了,不在城裡演,還跑去上元縣。以為他們稀罕嗎!以為他們會巴巴地跟過去嗎!
對,猜對了!
很多人打聽好上元縣瑤池會的章程,麻溜地把那天前後的事務排開了,準備到時提前去上元縣蹲守,好叫寇承平這個不懂得尊重前輩、隻悄悄通知些小商賈的家夥傻眼!
盛景意對寇承平無意間搞出的大動靜一無所知,她正與上元縣各姓代表開會。
全國姓氏加起來可能有成千上萬種,常見的姓氏卻基本都在百家姓裡頭,上元縣涵蓋的姓氏自然也就百八十個,其中好幾個大姓又占了上元縣人口的一半,有些外來姓氏就比較可憐了,可能連個村都湊不齊,隻那麼三家兩戶。
至於獨門獨戶的那些,有的自己棄權了,因為他們辦不出像樣的展區。
上元縣大姓在各地也都很常見,無非是王、張、陳、李、劉之類的。
王家領頭的便是個圓潤的胖子,不是滿臉橫肉的那種胖,而是胖得很有福相,笑起來更是像個彌勒佛似的。他給自己捐了員外,所以大夥都叫他王員外。
這年頭有錢的人都想要地位,朝廷從善如流地設置了員外郎這個官,捐錢就能當,但沒有實權,隻是解除了一些對商賈的限製,比如真正的底層商賈連綾羅綢緞都不給穿,而這些員外們可以打扮得花裡胡哨。
花裡胡哨的王員外見主事的盛景意年紀小,也沒看輕他,反而笑嗬嗬地上前主動介紹自己。
能代替縣令出麵的人不管是什麼身份,隻要縣令讓她出來主持瑤池會,那就是縣令的喉舌,隻有傻子才會因為年紀而不把人當回事。
傻子還真有,比如另一位大姓代表劉員外,見到盛景意後便沒太放在眼裡,傲慢地坐在那喝茶,一副不屑和王員外他們那樣朝個小辦事員奴顏婢膝的模樣。
“小辦事員”盛景意也沒在意眾人的態度,彆人上來寒暄她含笑應對,彆人一臉傲然地不理她,她也沒放在心上。
耐心走完客套流程,盛景意才讓眾姓代表各歸各位,開始進一步講解這次瑤池會的兩大重要要求——
第一,展區一定要好好布置,富有富的布置法,金石珠玉都能用上;窮有窮的布置法,山花佳木都是特色。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好看,要推陳出新,絕不能乾巴巴地擺個攤子在那裡,叫人一看就興致全無。
第二,這次瑤池會會邀請不少本地以及金陵城的商人過來賞玩,在瑤池會前他們最好先摸清自己拿出的特色產品產量有多少,近期內能供應多少,提前擬定供銷契書,到時要是有人被吸引過來要下訂單,他們可以馬上和對方簽訂契書。但前提是,產品一定要保質保量,不能以次充好,也不能誇大其詞,一旦發現違約情況,就取消這次瑤池會的成績,今年不能再參與瑤池會排名!
至於瑤池會排名怎麼排,那自然是很實際的,你拿到多少錢的訂單就算多少分,分越高排名自然越高。你的貨賣不出去,自己掏錢買也行,不過所有交易都是要上稅的,自己買自己的貨也得給縣衙交稅!
所以,最好還是多琢磨琢磨怎麼把貨賣出去為好,要是能舌燦蓮花地把價錢抬高點,那稅錢自然就賺回來了。
眾代表聽完,連一直對盛景意不屑一顧的劉員外都坐直了身子。
原來這瑤池會不是鬨著玩,而是要按真金白銀來排的,他們大姓人口多,村子也多,能買賣的山貨土產自然更多,實在不行,各種陶瓷漆器這些貨物也是可以賣的,關鍵是要怎麼在瑤池會上吸引到訂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