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在這裡左右為難,不知該如何決斷,結果你告訴我蘇妲己跑了,我之前苦惱啊什麼的都是自尋煩惱,你有考慮過我的感受麼?
所以說,你之前故意放蘇妲己離開其實就已經有了決定。
頗為惱怒的瞪著葉然的帝辛還沒等到脾氣發作,就被葉然的一句話打消了怒氣。
葉然:“大王,你本人固然是英明神武,有一代名君之姿,可你能保證殷郊殷紅兩位王子也有你這樣的能力?能在你這代人解決的問題,為什麼要留給下一代?”
“這”
帝辛遲疑了。
葉然說得很對,他的兩個兒子殷郊殷紅能像他一樣有雄心壯誌並且還有足以將其實現的能力?
這個問題帝辛沒有答案。
有,固然好,沒有,對大商就是災難。
自己是求穩妥而留給他們一個不可知的未來,還是博一把,給他們創造一個美好的將來?
帝辛不需要選。
我能解決的問題,為什麼要留給下一代,那樣豈不是顯得我很無能。
內心的驕傲,為王的傲氣,決定了帝辛隻有一個選擇。
帝辛:“是寡人糊塗了,多謝國師指點。不知國師何以教我?”
見帝辛如此說,葉然知道自己的想法正一步步的實現,他在私聊中回複帝辛:“冀州一戰我大商軍威儘展,蘇妲己也是侯門出身,她應該明白除卻四大伯候之外,餘下諸侯不會是我大商一合之敵。那些小諸侯已經被嚇破了膽,他們不會也不敢第一個站出來,隻有四大伯候可以。”
確實,要說大商王朝八百諸侯中誰能與朝歌掰手腕,非東南西北四大伯候莫屬。其他的小諸侯哪怕有再多的小心思,他們頂多也就是下一個冀州候蘇護。
蘇妲己想要報仇,想要顛覆大商,迷惑帝辛,從王朝內部搞垮大商的計劃行不通,她隻能去四大伯候那裡尋求外力相助。
帝辛在思索著:“東伯候?北伯候?還是南伯候?”
葉然不由得奇怪:“為什麼不是西伯候?”
“西伯候姬昌向來恭順,且西岐三麵俱是戎夷,隻能靠我大商的支持,他敢反叛便是四麵皆敵,自陷死境。姬昌縱使有那個心,也沒那個能耐。”
就是因為你這麼想,才會被姬發成功偷家。
看到帝辛對西伯候姬昌的懷疑最小,葉然很不想打擊他,因為取代商朝,逼死帝辛的正是西伯候。
爭天下哪容得半點疏忽大意,大家認為最不可能的,往往會是勝利者。
帝辛還沒說完,他又告訴葉然:“蘇妲己逃離朝歌,她不可能不借助冀州的力量,所以寡人才斷定東南北三伯候都有可能,西伯候卻不可能。”
看看冀州的位置,想想大商的版圖與勢力劃分,葉然不能不承認,帝辛的判斷有理有據。
但是,爭天下又不是講道理,哪有那麼多有理有據。
葉然想要提醒帝辛,可看帝辛那神態,他又止住了。
說了也是白說,為什麼要白費口舌?
反正我現在實力還不夠強,能不提前引爆封神大戰對我利大於弊。 .